作者:张文忠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ISBN:978-7-03-048539-7
内容摘要
本书是首部中国宜居城市评价综合研究报告,立足以人为本的视角,构建了城市宜居指数,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城市的宜居发展水平和特征,从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交通便捷性、自然环境宜人性和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六大维度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在对居民关心的幸福感和宜居北京建设等热点议题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
原文摘录
- 和谐宜居城市首先要具备一个宜居城市应有的基本特质,即安全得到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会氛围和谐、城市环境有利于市民身心健康。其次,还应当具备和谐城市的基本特征,即包容开放、公平正义、历史文化得到尊重等。
- 由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性质和规模等方面的差异,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和谐宜居城市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的心理感受很重要,居民认为最适宜于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就应该是和谐宜居城市。
- 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宜人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便利的、社会和谐的城市。和谐宜居城市包括五大标准:
- 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城市,远离各种有害物质及环境污染的可能伤害,具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干净的街区;
- 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城市,具备健全的法制社会秩序、完备的防灾与预警系统、安全的日常生活环境;
- 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宜人的城市,拥有舒适的气候、适宜的开敞空间、良好的绿化环境;
- 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生活方便的城市,具备完善的、公平的和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人人都能享受到就医、就学、购物等生活设施带来的便利,具有相对便捷的出行环境;
- 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城市,具有包容和公正的精神、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脉络。
- 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层次性。较低层次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最基本要求(如安全性、健康性、生活方便性等),较高层次的建设目标则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更高要求(如人文环境的舒适性和自然环境的宜人性、个人的发展机会等)。
- 城市建设要力求传承自身的文化和历史,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凸显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 宜人的环境能够让居民感受到身心的愉悦,享受到河流、湖泊、森林、山川、田野等自然环境之美。具体包括:建设宜人的生态空间、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鼓励低碳生产和绿色消费、控制城市空间无序扩张。
- 安全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基本条件,城市的安全环境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提高城市的应急减灾能力、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完善社会治安和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提高食品药品监督水平。
- 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方便程度,公共服务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宜居性。具体包括:完善服务设施类型、提高服务设施可达性和效率、提高出行的便捷性、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 和谐的城市社会应该是一个稳定、充满正义与公正、不同群体能够和谐相处、具有文化内涵和品质的社会,提高城市的宜居性需要重视城市的文化内涵、不同群体的公平和包容以及居民的城市认同感等。具体包括:提高城市多样性、提高城市的公正性、维持和保护传统文化特色、提高居民的文化认同。
- 宜居城市的主观评价指标,即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等六大指标体系。(张文忠,2006)
- 宜居城市建设:
- 创造更加宜人的城市宜居环境。维护城市的自然环境,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开放和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和休闲空间,同时要控制环境污染,为居民提供健康生活环境。
- 建设更加方便的城市。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品质,完善生活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优化和提升公共交通设施水平,不断改善居民的出行环境。
- 建设更加有文化特质的城市。城市需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风貌,延续历史文脉,同时需要挖掘城市内涵,塑造城市文化特质,也要倡导包容精神,提高城市多样性和居民的认同感。
- 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城市发展要未雨绸缪,需要提供城市的应急减灾能力,预防各种突发性灾害,同时要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保障城市生命供给线安全运行;社会治安防控对和谐城市建设尤为重要,因此,需要防范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开展城市安全宣传教育,增加居民安全意识。
- 宜居城市建设要关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适、方便等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内容,也要注重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突显自身特有的文化品质的东西。(地方性?)
- 美国学者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提出“公共交通导向的邻里开发(TOD)”模式,将住宅零售公及公共活动空间合并于一个适于步行的环境中,使当地居民通过搭乘公共交通运输系统、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降低小汽车利用频率。
- 城市的宜居水平既在于其在多大程度上让市民感到生活的美好,更在其独特的文化吸引力。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不仅是城市鲜明个性与品位的体,也是城市每个居民永恒的记忆和精神家园。城市历史风貌、古老建筑群、街区肌理与特色等,既是城市独特历史与文化的层累(historical layers),又强化了城市地方性与本土性。
- 宜居城市的建设,不仅在于统筹城市居民、外来者的生活、生产与生态空间,而且要尊重城市文化与特色,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的凝聚力。
- 历史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血脉,城市的历史遗存和城市特有的文化是生在城市中每个居民永恒的记忆和精神家园。保留城市历史风貌建筑特色、街区肌理、人文风格等,对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强化城市的地方性和本土性、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张文忠,2016)。文化繁荣、历史积淀深厚的城市通常具备更高的可识别性和影响力,能够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可以促进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发展,使城市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 城市拥有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品位,也能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为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历史和文化是城市生活的自然延续,保留和发扬城市历史和文化能够增强城市不同阶层、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减少阶层之间的隔阂,增强城市的向心力。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提升城市品位,也可以提升居民的参与成效、文化品位,促进人的身心愉悦、健康发展。
- 考虑城市宜居性可测度的便利,可以将城市文化的要素构成与城市建设环境、宜居性的主客观评价进行结合。为此,城市文化要素应该是城市文化遗产、现代文化设施,以及它们与常住人口互动形成的城市文化氛围。
- 宜居城市的文化构成,既要重视反映城市文脉和整体风貌的历史文化建筑群、街区的保护,又要考察小尺度的城市片区是否布局有适宜的广场、茶馆或咖啡屋、图书馆、博物馆、公园,以及其他或隐或现的公共或私密空间等,这两种尺度的城市文化形态都是决定城市活力和社区振兴的源泉,能够激发居民的生机勃勃的生活氛围,进而增强居民的城市归属感。
- 科学处理现代化与文化遗产的关系,维持和保护传统文化特色。
- 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关系,树立城市特色文化与形象。……积极构建文化特色城市,留住城市特有的“城市基因”,将历史文化遗产“植入”城市,彰显古城特色和魅力
- 历史文脉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及历史渊源,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风格与文化风貌,是历史记录对城市记忆的铭刻。历史文脉于城市好比修养素质于个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必定是有根、有地域特色和魅力的城市。
- 城市社会学家帕克:“大城市从来就是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炉……新的种族、新的文化、新的社会形态就是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
- 雅各布斯认为,城市由许多不同单元、不同街区构成的有机体,她强调城市是一个生命体,由各种多样性的单元组成。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一是要促进城市街区、建筑、景观、人群和企业等向多样化方向,推动城市不同单元和群体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二是构建多元化的城市服务和交流平台,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居民的发展要求和生活需求;三是打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环境,促进不同人群的融合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