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作者:张荣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原文摘录:

  1. 空间和时间一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维度,空间既是本源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既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场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在性统摄。
  2. 促成“空间转向”的主要领军人物分两派:①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亨利·列斐伏尔、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大卫·哈维,自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异的米歇尔·福柯、曼纽尔·卡斯特、爱德华·苏贾等学者
  3. 亨利·列斐伏尔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理论贡献:在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两分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社会空间学说。
  4. 空间作为人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作为自然存在的空间是人类生活的先在容器,由于“人化自然”的存在,自然空间带上了社会的烙印,空间社会化了。
  5. 曼纽尔·卡斯特:空间不是社会的反映,而是社会的表现。换言之,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
  6. 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郇建立—戴维·哈维《马克思的空间转移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
  7. 张康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包含三重空间思想,它们分别是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历史空间。这三重空间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的活动空间的总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的活动空间的总体。(《基于人的活动的三重空间》)
  8. 空间具有物质性(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脱离空间的物质运动存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存在,空间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依存。
  9. 空间具有客观性(恩格斯《反杜林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都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10. 空间具有相对独立性。恩格斯:区别了时间和具体的变化,时间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纯粹的、真正的时间,即客观事物过程的持续性;另一种是非真正的时间,这种时间是通过某种外来物与测度的物质运动过程作比较来测定的变化速度
  11. 空间的社会性。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不能仅从客体方面,而且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感性的人的活动”,即从实践的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
  12. 相对于人而言,空间既是本源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13. 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自然空间的先在性、前提性是社会空间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空间作为“第二自然空间”在“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大自然空间内涵的客观存在,社会空间存在和发展必须依托于自然空间。实践活动是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链接的桥梁和纽带,二者贯通于实践之中,在实践之中存在于发展。
  14. 论述举例:自然空间以客体的面貌呈现在人类面前,并且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人类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万物之灵长”源于自然。但当“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便以“异化”的面貌出现在自然面前,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状态就发生断裂,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主客二分的格局逐渐加大。为了生存与发展,人类在以物质生活生产资料为核心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将自然空间客体“属人化”、“人工化”、“主体化”,随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自然空间不断淹没到人工化、属人化的“第二自然空间”,即社会空间之中。
  15. 空间不是社会的反映,而是社会的表现。换言之,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P504)
  16.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P525)
  17. 人的实践活动既是创造“历时”的过程,也是不断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过程,这样“社会存在”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时空思想。
  18. 在马恩的语境中…主体的实践活动也被纳入到“空间”的范畴,“空间”由此便从传统的“物理——地理”专用名词进入到社会历史领域。
  19. 康德: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基础的必然的、验前的表象。我们永远不能想象到空间的存在,虽然我们尽可能想到空间为空无一物。([英]斯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译》,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65-66)
  20. 城市性格的形成是一部城市的发展史,城市的性格的塑造离不开人,但是城市性格一旦形成就会影响该城市人的性格。西美尔更倾向于认为“随着社会组织开始脱离空间,空间越来越失去其重要性”。
  21.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内容与结构:在社会的生产实践交往活动中,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过程,空间是人类时间过程的价值归宿;时间体现着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生活的张力,空间则是度量人类生活宜居程度和水平的刻度;时间和空间融合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22.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部分地表现在经济前提中,部分地表现在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必要团结一致中,最后表现在以当时的生产力为基础的个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中。(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100)
  23. “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其穿透各种地域空间壁垒,不断寻找自己的地盘,将非资本领域资本化,打破旧的生产关系所形塑的空间结构,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新的社会空间关系。
  24. 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P875)
  25.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空间思想
    • 列宁的空间思想
      1. 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2. 在康德那里,时间和空间是人的直观形式,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即时间和空间是纯先验的形式,不是客观形式。列宁:康德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是站在唯心主义方面的,它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人的直观形式。
      3.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1. 空间的社会性与社会性的空间
      2. 传统上,空间只是诸如地理学、建筑学和都市学(城市规划)研究的主题,在这些学科中空间是“就空间论空间”中被动的宰制,其在空间中生产被高扬,而同时生产空间的维度被遮蔽,尤其是空间丰富的社会内涵也被漠视。
      3. 具体问题: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究竟是什么?它们是具体的、自然的呢?还是只是抽象的形式?(历史—社会—空间 三元辩证法)
      4. 空间研究认为生产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存在,以至于是一种空间存在;它们将自身投射到空间里,在其中留下烙印,与此同时又生产着空间。
      5. 列斐伏尔把空间分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自然空间具有先在性,是社会空间存在的基础与前提,社会空间是“社会秩序的空间化”在“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种空间区别于康德的先验直观空间,不是“自在之物”意义上不可知的“空间”,而是社会关系中的空间。
      6.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生成新的空间化的社会存在,即“每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模式或生产关系都会生产出自己特殊的空间”。
      7. 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过程中得以完成和展现的。人之为人的根据与源头也在于实践活动,抽象的、纯粹的、与主体无关的自然空间或者先验的、精神的、观念的主观意识空间,都只是理论的假定。
      8. 空间三元辩证法:列斐伏尔认为,由于受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的二元论的影响,致使形而上学的简化,使复杂的事物缩减为两个要素,概念、属性之间的对话,形成封闭的空间,开放的向度被窒息。
      9. 经验空间与先验空间,是从主体的视角出发,将空间对主体的意义作为考察重点;而批判需要批判的距离,力求以一种远离主体的维度、以客观的视角,将空间划分为经验空间与先验空间。
      10. 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是:第一,物理的,自然,宇宙;第二,精神的,包括逻辑抽象与形式抽象;第三,社会的。……在空间的三重维度中,物理的自然空间、主观的精神心理空间和实践的社会空间构成复杂多重的品性。
      11. 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不只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社会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还是想象隐喻的。
    • 大卫·哈维的空间生产
      1. 空间和时间实践在社会事务中从来都不是中立的,它们始终都表现了某种阶级的或者其他的社会内容,并且往往成为剧烈的社会斗争的焦点。
      2. 每个社会形态都建构客观的空间和时间概念,以符合物质与社会再生产的需求和目的,并且由这些概念来组织物质实践
      3. 关于地理的转型、空间定位(Spatial Fixes)和不平衡地理发展在资本积累的漫长的历史中的作用,《共产党宣言》包含了一个独特的论证
      4. 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没有变化,资本主义的危机在第三次循环中得以在时间上延长、空间上拓展,……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新态势,比如城市的改造、特大城市的出现、城市郊区化,对于认识不平衡地理发展与资本过度积累造成危机的辩证关系大有裨益。
      5. 资本主义社会体系得以维系的重要一环就是全球空间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而空间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一方面缓解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另一方面生产出更多的不平衡,产生更多新的问题,叠加了资本积累的矛盾。
      6. 时空压缩:哈维使用‘压缩’这个词语,是因为可以提出有力的实例证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具有在生活步伐方面加速的特征,而同时又克服了空间上的各种障碍,以至于世界有时显得是内在地朝我们崩溃了。
      7. 时空压缩标志着把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品质革命化了,以至于我们被迫、有时是用相当激进的方式来改变我们将世界呈现给我们自己的方式的各种过程。
    • 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
      1. 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当它指涉的是社会行动者之时,我认为它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文化特质是在主要意义的来源中占有优先位置的……认同的建构所需要的材料来源于历史、地理、生物、生产与再生产制度、集体记忆以及个人的幻想、权利及其及宗教启示等。
      2. 认同区分为三种类型:合法性认同、抵触性认同、规划性认同。
        1. 合法性认同:是由社会支配性制度形成的,它使其对社会行动者的支配合理化,由此产生公民社会,从而使行动者被组织化和结构化。
        2. 抵触性认同:指那些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社会行动者抵触支配制度的认同。他们不认同当下的社会体制,以群体力量来抵触无法承受的压力,如抵抗种族歧视的群体。他们因为被社会体制所排斥而产生抵触性的认同感,而这种抵触性的认同是对支配性制度的巨大挑战。
        3. 规划性认同:是社会行动者跨出他们原来文化背景的认同,构建一种新的认同以便重新界定他们的社会身份、寻找其社会坐标,例如女权主义。
      3. 在网络社会中,如果规划性认同能够发展起来,那么它必定产生于共同体抗拒。这就是网络社会中认同政治的首要的、全新的、实际的含义。
  26.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的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2.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更多地消费资源被认为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
  27. 就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而言,其理论涉及:
    1. 空间哲学——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社会本体论批判、时空关系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辩证理解;
    2. 空间经济学——资本的积累与形塑、资本的全球化布展及土地空间的利用与城市地租等;
    3. 空间政治学——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空间结构与国家权力体系、城市和农村的对立与融合(一体化)以及阶级斗争
    4. 城市规划学——城市空间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居住空间的筹划设计等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使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在其他学科的对话中显示出很强的张力。
  28.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以物理—地理的自然空间为前提,以主体(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生成的实践——认识空间、劳动(资本)——经济空间、交往——生活空间、网络——虚拟空间为基本维度。
  29. 当代空间生产中的空间正义
    1. 列斐伏尔:空间是行为的场所,也是行为的基础。([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P70)
    2. 空间不仅可以生产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而下之器物,也可以被生产,也可以被消费,空间既是生产的容器,又是被生产的对象。
    3.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支出,人类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是在空间内部进行各种生产活动,而且也生产出空间自身。任何一种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
    4. 空间的生产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政治行为,城市的各种建筑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统治者的目标与期望。空间的生产不仅应有追求经济效益的工具理性,还应该具备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性,即公平正义。
    5. 卢梭认为,正义是社会契约,是公共意志,是人民主权。
    6. 空间正义是存在于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领域中的公民空间权益方面的社会公平和公正,它包括对空间资源和空间产品的生产、占有、利用、交换、消费的正义。(任平:《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
    7. 对空间正义的理解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空间正义性,二是正义的空间性。空间的正义性强调地理环境、空间生产以及城市生产等应具有正义性,应该蕴含正义的向度或者正义的底蕴;而正义的空间性则强调探讨问题的时候应具有空间的维度和视角。
  30. 举例:城市空间的过度资本化。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公共资源,是公民行使权利的重要场所,也是公民休息或开展娱乐、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但在资本的驱使下,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它们往往被忽视或遗忘。……城市的高档住宅小区(富人居住区)往往是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的黄金地段,……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正被房地产开发商在“圈地运动”中建造的高楼大厦所湮没。
  31. 根据“空间的生产”理论来看,权力运作的基础在于空间,空间是权力控制生产和分配的产物,政治在空间生产与空间分配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公共政策即是政治的重要工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