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城市 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

作者:大野隆造 小林美纪
翻译:余漾 尹庆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ISBN:978-7-112-17815-5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日)大野隆造,(日)小林美纪著;余漾,尹庆译著作建筑设计》【摘要书评试读】- 京东图书

内容摘要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插图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展示出安全与舒适的城市环境图景。书中首先对形成世界各地城市魅力的因素进行了区分,在此基础上,对日常生活中的城市体验进行了分析,包括观看、感知、游览、认识,以及对城市的喜爱。其次,说明了如何协调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防止犯罪和灾害的发生,从而建设可以让人安心的安全城市。很后阐述了适合居住的城市环境所应具备的条件。

原文摘录

  1. 风水学的基本理念即是“四象”(四季气象)。从中央向外“左(东)青龙、右(西)白虎、前(南)朱雀、后(北)玄武”。风水四象认为要坚持“左活、右通、前聚、后靠”的原则,即左边要有溪水河流,右边要有通畅的道路,前面要有池塘湖泊,后面要有山地丘陵。同时,四象要求坐北朝南。
  2. 景观,可以说是由于人们在某地持续地生活,作为经营生活的结果留下的物理性定居痕迹。人在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时间的劳作,将环境改造为适宜居住的栖息地。像这样由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景观,在广义上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景观。(注:1992年开始,对于与地域特有的生活、风土人情等有紧密联系的特殊景观,也开始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被列入UNESCO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名录。)
  3. 谈起对某个造访过的城市的感受,人们往往会从视觉印象出发。这是由于看到的对象通过视觉方式被收集和识别,并通过照片等途经被强化,于是视觉记忆便成为优势记忆。而另一方面,由听觉和嗅觉形成的城市感受,如噪声、恶臭等负面印象往往会被放大。虽然在视觉感受以外仍然存在丰富的城市感受,但一直被忽视。
  4. 我们的五感,可大致分为直接与对象接触的知觉,即触觉和味觉,以及小直接接触对象的知觉,即嗅觉、听觉和视觉。若要在有纵深的城市空间中考比知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则更加重要。
  5. 嗅觉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的检查活动。这是由于作为传感器的嗅细胞位于鼻子这个呼吸空气的通道中。虽然由嗅觉取得的信息的含义并不明确,但通过嗅觉可以察觉到环境的变化,并直接感受到所在地点的氛围,因此会立刻导致情绪上的反应。
  6. 与此相对的是视觉,我们只能看到脸朝向的前方。注视对象的两侧不但视力急剧下降,色觉能达到的视野范围也变得有限,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我们只能从这个范围获取详细的信息。而诸如观察对象是什么这等理性判断,便是凭借这些信息做出的。
  7. 而听觉,就其对注意力的指向性以及理性化或感性化的特征来说,正好处于视觉和嗅觉的中间。虽然不向特定的对象集中注意力也可以获取听觉信息,但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对象的时候,可以听得更清楚。
  1. 加拿大作曲家M·谢弗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声景(soundscape)的概念,意在恢复城市中视觉之外丰富的感官体验。他调查了各城市的声景分布,分析了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城市构成方式的关系。
  2. 人们都说便利设施(Amenity)意味着“恰当的事物存在于恰当的地点”,实际上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城市中的声景。
  3. 普鲁斯特效应:因某种特定的气味而唤起包含当时清晰情况的遥远记忆,因嗅觉而产生的长期记忆的效应。这种现象被法国文学家M·普鲁斯特在其著作《追忆似水年华》中被生动描写而被称为普鲁斯特效应。
  4. 人们走路的时候并不会注意地面,视线会在移动中被吸引到脚下,并偶尔驻足观赏周围的景色,造成了一种间断性的观赏视点,这样就突出了连续注视时不易发觉的景色的变化。
  5. 在近年来的认知科学领域,认为人类的记忆并不全部储存在大脑中。也就是说,大脑并不是独立于身体和环境而存在的系统,而是通过与身体和环境交换洁息后才能发挥作用的系统。……因身体移动的感觉而产生的城市空间的记忆同样重要。对于某个场所的记忆,除了眼睛看到的建筑物和广告牌等视觉信息之外,还包括身体的运动感受。
  6. J·吉普森:“我们为了移动需要进行感知,而与此同时为了进行感知也需要移动。”……巡游获取的不只是视觉印象,通过探索性的巡游还能够得到环境的信息。
  7. 此外,U·奈瑟尔还指出,除了像在上述移动过程中进行的无意识的空间感知外,在注意力集中到某个对象上并对其进行有意识地感知的时候,视觉系统和身体运动系统在移动过程中的协调也同样重要。他认为,对于某个对象的感知过程,是一连串连续行为构成的循环。即首先观察需要感知的对象并提取信息,将提取出的特征与自己已知的某个图式进行比对,建立“这可能是什么”的假说。为了确认这个假说,便会接近观察对象,并变换观察角度,即有目的的活动。然后从新获取的视觉成像中,再次提取信息,若信息与最初的假说不符,则修正已知图式。如果仍未能清楚确认,则再次进行有目的的活动,直至对象被正确认识为止。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靠近移动对象时的感知能动性。
  8. 一般视觉的活动往往被认为是为了识别注视对象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但实际上周围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取到的信息同样重要。
  9. 以往在讨论视觉环境时,总是以对注意对象的印象或评价为中心。然而,在移动过程中,视觉表面作为大背景对空间评价的影响同样重要。此时,环境视觉信息评价的价值便得以体现。
  1. 为了能记住场所并顺利移动,我们会将零散的经验逐渐组合起来形成一定结构,并获取能够引导行为的图式。而在头脑中描绘出的认知地图,便是在城市空间中移动时有效的图式之一。
  2. 在城市设计领域中,认知地图是因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象》而广为人知的。……他认为城市的意象是由可读性、结构与个性及可意象性形成的。而其中的可意象性会因每个人情绪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林奇的研究并没有涉及意义这个方面,而是试图将体现城市可读性以及结构与个性的图式用认知地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 林奇的古典式研究认为,城市居民描述自己的城市时所用的基本词汇是路径、节点、边界、标志物以及区域。这五个要素决定了对城市的意象。
  4. 对于城市这样的环境,其空间构造庞大而复杂……G·穆阿等人以J·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将在空间中确定自己方向和位置时捕捉周围环境的方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自我中心定位”。这是根据自己的活动经验,依照拓扑关系对路线进行记忆。
    • 第二个阶段是“固定参照系”。这是对作为参照点的标志物进行辨认,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每个观察点各自不同的投影关系。但这仍然没有对全体形成结构化的认识。
    • 最后的阶段是“相互协调参照系”。这时,将多个参照点或路线构成的网络在一个平面上结构化,往返的路线以及捷径都可以形成抽象的印象。
  5. 回顾关于场所依恋的既往研究,小俁谦二将其构成要素分为三个维度以此为参考:
    • 首先是“情感维度”,即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那里的归属感、自豪感,以及失去后感受到的哀伤等。
    • 第二是“认知维度”,即关于城市的知识、对那里的记忆及评价等。
    • 最后是“行动维度”,包括参与城市的维护、管理和各种集体活动,以及能否长期居住等方面下面我们将从各个侧面的具体事例出发,来考虑场所依恋的形成条件。
  6. 为了保证城市开发后,那里的环境仍然令当地居民喜爱并感到满意,我需要首先理解那些被居民们喜爱但不易察觉的是什么样的地方,然后考虑在留这些地方的同时进行开发的方法。
  7. 认知维度上第二部分内容,是城市中拥有可供人们存放记忆的场所。即使城市中没有众人皆知的历史故事或遗产,
  8. 认知维度上第三部分内容是关于城市宜居程度的。人们常说无论什么场所,居往时间长了就会喜欢上它,所谓的“久居为家”……居民们一早起来去上班,晚上回到家中只剩睡觉的“睡城”,作为居住地来说恐怕得不到很高的评价。如果在城市里建设了必要的配套设施,那里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睡觉场所,而是一个可以生活的城市了。可见,延长在城市中的停留时间,是对城市在心理上形成牵挂的关键。
  9. 最后则是行为的维度。如果居民们为了让自己居住的城市更加安全舒适自发地朝着某个目标而共同努力,那么这个过程便会与对家园眷恋的形成联系在一起。……分享和继承这些活动中的辛苦和快乐增强了对城市的归属感,邻里间的感情也就逐渐形成,进而培养出了对家园的眷恋。
  10. 心理学家萨默(Sommer R.):个人空间是指人体四周不允许他人侵入的领域,可以比作人眼无法看见的一种气泡。这个领域并不是以个体为中心的规整的同心圆,而是前面宽、两侧与后面窄的不规则的椭圆。
  11. 个人空间是人类共通的为了自我保护和防卫的距离调整机制。
  12. 私密性是指针对自身或所在团体对于外来者的接近或情报流动的控制。如果在抑制对方接近的行为或情报流动控制上失败的话,就会造成拥挤的现象;反之则在社会中被孤立。因此,为达到理想的程度,我们都必须通过个人空间等机制来调节行为。
  1. 破窗理论: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 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故,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2.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之一是指出了环境或建筑设计的专业人员与空间的实际使用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有的建筑师不顾及使用者而专注于设计上美学的自我表现,有的虽考虑到使用者,却往往对实际的使用者没有深人理解,而陷人错误的使用假说中。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就有必要理解使用者对环境看法的个体差异。
  3. 皮特·泰尔(Peter Thiel)认为,个体差异是指对环境情报的受取方式的不同,以及环境情报转化为个人信息的知觉过滤器的不同。他将人们对来自外界的各种物理刺激(光、声音等)或化学刺激(味道等)情报的吸取过程划分为下面三层过滤层:
    • 第一层是“生理特性”的过滤网,由于年龄、体型大小、能力、感觉器官的敏感度等差异让小孩、老人、残障人士等与环境的结合方式产生不同。
    • 第二层是“情报选择特性”的过滤网,它指人们从大量的环境情报中如何提取情报的差异。就像专业人员会观察到外行人看不到的有效信息一样,人们的教育、知识、专业的不同造成对环境的看法和评价不一的现象。可以通过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差异来说明这一问题。
    • 第三层是“心理准备”的过滤网,它是由当时个人欲求的不同而产生的对环境的把握方式和行动上的差异。对于没有家的人来说再简陋的家也是好的一旦有了家,就会首先要求安全性,然后就是要满足家人能住在一起的条件再进一步就会有美观漂亮的需求,最后达到能够体现自我个性。如此,人们的欲求从低到高上升。
  1. 通用化设计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罗纳德·L·梅斯(Ronald L. Mace)在1985年倡导的新概念,以“尽可能让多数人都能利用的设计”为基本理论。后来该大学的通用化设计中心的网站上发布了通用化设计的七原则
    • 原则1:平等的使用方式,即不区分特定使用群体与对象,提供一致而平等的使用方式。
    • 原则2:对使用者广泛多样的喜好与能力上的差别都具通融性的使用方式。
    • 原则3:简单易懂的操作设计,即不论使用者的经验、知识、语言能力、集中力如何,皆可方便操作。
    • 原则4:迅速理解必要的资讯,即与使用者的使用状况、视觉、听觉等感觉能力无关,必要的资讯可以迅速而有效率地传达。
    • 原则5:容错性的设计考量,即不会因错误的使用或无意识的行动而造成危险。
    • 原则6:有效的轻松操作,即有效率、轻松又不易疲劳的操作使用。
    • 原则7:规划合理的尺寸与空间,即提供无关体格、姿势、移动能力,都可以轻松地接近、操作的空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