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年
ISBN:978-7-5010-3921-0
内容提要:
《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搜索查找,系统收集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区发展相关领域的理论文献,归纳总结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充分吸收借鉴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知识,来建立对文化遗产地与社区关系相对完整、清晰的认识和系统描述,为遗产与社区的关系研究拓宽新的思路和研究领域。
原文摘录:
- “社区战略”是世界遗产“5C”战略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战略”强调社区在履行《世界遗产公约》时的职责,强调当地民众对世界遗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社会资源。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我们共同的未来》(Brundland, 1987):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
- 《中国21世纪议程》: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 遗产地旅游开发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建设开发失衡、物价上涨、季节性失业等后果,社区居民或多或少参与其中并且是这些负面影响的直接承受者。要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仅靠政府的支持和管理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社区居民也应是遗产保护活动的施行者之一。
- 社区的一般定义可描述为:聚居在一定空间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的本质理念是以人为本,社区自治,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包含以下三大要素:
- 环境与生态要素,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 社会要素,指仍然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 经济要素,指在经济上有利可图
- 5C战略包括:Credibility(增强《世界遗产名录》的可信度),Conservation(保证世界遗产的有效保护),Capacity building(推进各缔约国有效的能力建设),Communication(通过宣传增强大众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认识、参与和支持),Communities(增强社区在《公约》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 从客观因素上看,遗产地居民参与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承保护既有潜力也有威胁。潜力来自于目前原住民自身对与遗产文化价值相关的传统民族文化的较自觉传承,尤其是原生型遗产地中原住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依然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较大影响……威胁则来自于不断增强的外界影响因素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作用……容易出现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化”“商业化”趋势。
- 目前(2014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遗产地管理和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汇总归纳为以下十点:
- 遗产地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由传统乡土社会的血缘维系向现代社会下的利益维系转变,影响居民在遗产保护中的社区意识;
- 遗产地社区面临的原住民流失和外来人口涌入这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遗产保护责任主体的变化与遗产文化价值传承责任意识的改变;
- 遗产地社区居民日益提升的现代化生活需求与遗产保护所要求的原真性产生的矛盾冲突;
- 现代旅游服务业及全球化对遗产文化价值传承的威胁;
- 遗产保护资金缺口较大,影响遗产保护的效力;
- 遗产地社区旅游服务产业的过度发展引起具有遗产价值的传统产业失传危机,以及遗产旅游业的亚健康发展;
- 遗产保护对社区居民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有所限制,造成不便;
- 旅游收入分配不公以及发展条件不平等引发社区居民对遗产资源利用的争议;
- 管理体制陈旧、立法体系欠完善、人才缺乏以及监管体制有待成熟制约了政府在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 公众参与的轻视造成社区居民在遗产保护中“监管权”的缺失,责任和权益模糊。
- 意大利中央政府直管文化遗产保护,理由有二:
- 地方政府在考虑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中难以摆正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城市化建设往往千篇一律,不注意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因此必须由中央政府来直接控制;
- 地方政府负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负责大型经济建设项目,本身就是经济建设的执行者,在保护与发展出现矛盾时,难以摆正自身关系,因此必须由中央政府来直接掌握遗产保护权,方可妥善处理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