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作者:吴良镛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2月
ISBN:7-112-04506-1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人居环境科学释义”阐述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来由、人居环境的构成、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观念、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在保护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实例;第二部分“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介绍”,是吴良镛院士指导研究生章肖明等对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思想研究的综述。

原文摘录

  1. 盖迪斯提倡“区域观念”,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的影响关系,突破城市的常规范围,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basic framework)(当时城市规划实际的工作主要是成市设计)。由于区域观念,他重视了城镇密集区,即把城市乡村都纳入视野进行城市地区规划。
  2. 芒福德说:“正如地理学家杰夫逊(Mark Jefferson)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注意到的,城市和乡村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如果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那就是自然环境,而不是人工在它上面的堆砌。”他指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这对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损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随之而衰退,因为这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
  3. 保持城市社区的林木绿地,阻止城市无限制生长吞噬绿色物,破坏城乡生态环境。
  4. 将建筑从房子的概念延至聚居(settlement)的概念。(Settlement一词一般译为“聚落”,指居地或村落,包括城镇,我们译为“聚居”意取《汉书·沟洫志》中:“…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及《史记·五帝纪》中:“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居是人类居住活动的现象、过程和形态。
  5. 现在城市问题错综复杂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人手来考虑我们的生活系统”,因此,只注意病状而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只把我们生活中的某些要求分开来考虑,就事论事,穷于应付。我们应该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考虑”。否则,就只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理解事物的复杂性,简单、片面去理解与处理问题,结果也只能事与愿违。
  6. 《芝加哥宣言》指出:“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方面进行综合思考”。“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在严重地破坏环境,这样是不能持久的;因此需要改变思想,以探求自然生态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
  7. 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
  8. 人类住区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和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此它共列出八个发展目标,包括: 向所有的人提供适当的住房;改善人类住区的管理;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和加强对水下生、排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促进灾害易发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建筑业活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人类住区的发展。
  9.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其涉及领域广泛,是多学科的结合,它的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0. 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
  1. 人是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发展的最高形式,在劳动基础上现成的社会化的高级动物,是生活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具有一系列的基本需要。
    1. 生理需要:包括两种,其一为对食物、水、氧气、睡眠的生理需要,其二是特殊的心理需要。
    2. 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的安全与心理上的安全。
    3. 归属与爱的需要:被集体所接受,能感受到爱
    4. 尊重需要:包括自尊与别人的尊重。
    5.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的发展与完善,个人潜力的发挥。
  2. 由于城市是公民共同生活和活动的场所,所以人居环境研究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就是如何安排共同空地(即公共空间) 和所有其它非建筑物及类似用途的空间。
  3. 人居环境的社会系统主要是指公共管理和法律、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社会分化、经济发展、健康和福利等。涉及由人群组成的社会团体相互交往的体系,包括由不同的地方性、阶层、社会关系等的人群组成的系统及有关的机制、原理、理论和分析。
  4. 在上述五大系统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地解决矛盾,即必须可持续发展。
  5. 一方面,通中外之变。全球化是人类诸多活动的必然趋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势必影响到人居环境中人文内涵的展拓,因此要积极推动、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贯地研究东西方人居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通古今之变。中国历史悠久,人们居住之地常常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这是今日人居环境建设的宝贵资源,应当研究历史,发挥东方城市规划理念与人居文化的独创性,继往开来,融合创新,注意转型研究,建设文化氛围浓厚,富有健康、积极的居住地域。
  6. 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亦即发展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五项原则。
  7. 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幢建筑物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要融合经济、社会、地理等,从城市走向城乡区域的整体协调;地景学要融合生态学等观念的发展,从咫尺天地走向“大地园林”,为人居环境创造可持续景观
  8. 总之,强调“建筑一地景一城市规划”的融合,其目的主要在于:
    1. 第一,提醒人们正确处理“人一建筑一城市一自然”的关系;
    2. 第二,以便将对良好的人居环境的追求落实到物质的建设上,以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3. 第三,正由于有关人居环境的各个学科、各方面的研究必须落实在物质建设上及其空间布局上,因此,“建筑一地景一城市规划”理所当然地处于核心的位置。
  9. 周光召:当前科学前沿研究对象多半是复杂的系统,很多对象具有无穷多自由度。过去常用的方法和所谓方式都是对简单对象的,很可能是不够用的,必须进一步发展,才能处理复杂系统。
  10. 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大凡能高瞻远瞩集大成而又有独创者,都离不开整体思维。
  11. 视人居环境为复杂的自适应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人居环境的“自适应”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基于切身的生活需要,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又由于广大市民或业主本人并非建筑出身,所以极易受已盖好的建筑(特别新建筑)的吸引,具有模仿性,因此,出现“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乡土建筑”、“历史的城市”等等,它们源于生活,建设中受人力、财力、物力、及具体条件的限制,反而更能切合实际。
  12. 因此人居环境思想和方法,不是简单认识的叠加,而是对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方法论理念的掌握,用钱学森先生的话说,“从繁到简”、“从高处俯瞰全局”。中国古语“居高虑远,慎始图终”,“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都简明、朴素地说明处理复杂性科学的要义。
  13. 用区域的观念来研究城市,即从区域的视野研究城市的定位、与其它城市的联系、生态保护的落实、交通体系的完善等。这在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地区显得尤为必要。首先,从生态、经济、文化等内容来看,每一城市都不能独善其身,而必须整体思考区域的治理与协作。其次,用区域的观念来研究城市就能抓到重点,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区域的交通系统与城镇体系的建立、工业与居住的合理分布、区域景观、文化与地方特色的保护与发展,等等。深圳从带状组团式发展到网络组团式城市体现了发达地区区域整体发展的一种城镇形态的趋势,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14. 林奇(K.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五个设计要素:边缘、区域、节点、标志、道路(不同城市还可有所变化)。从区域到城市,无论大江大河、田野、奇山异石,都可以巧于因借。在从城市到社区层次即稍小范围内,建筑群的平面组织与空间构图也需要有这些观念,在更小范围内亦可以根据特殊的内容,具体情况确定特殊的要素。
  15. 良好环境的取得是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没的人们的共同职责。“美好的建筑环境与美好的社会同时缔造”。
  16. 人居环境的经营,请别忘了人是环境的主人,美好的环境、“场所意境”、“场所精神”等都是由人来创造,让人来理解欣赏的,应该让人们在这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有声有色揭示时代的戏剧。
  17.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有两个“最高境界”,一是政治的、战略上的最高境界;二是环境科学、艺术创造上的最高境界。前者我们寄望于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后者则依赖于有造诣的建筑师、规划师,一个城市建设的完美,离不开这两类“建筑师”的高度结合。
  18. 人类聚居是人类为自身所作出的地域安排,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
  19. 一个完整系统的研究方法应当包括下列步骤
    1. 根据经验研究人类聚居
    2. 用经验实证的方法进行人类聚居与其它事物的比较研究
    3. 抽象理论研究以得出理论假设
    4. 把理论假设进行实际验证
    5. 反馈并进行理论修正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威胁着地方文化的生存,也许在世界文化尚未形成的时候,地方文化就会消亡了……应当尽可能地保存现有聚居中所具有的地方文化和传统价值。
  21. 理论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但又不是事实本身,理论是对实际情况的解释和归纳,导出一些基本的规则,并由此建立起系统的思想
  22. 聚居的最终形态是上述所有的力,即向心力、线性力、不确定的力、对安全的考虑和有序性趋向,以及文化、传统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只有当所有这些重要程度不等的力在空间中处于平衡时,聚居的形态才是令人满意的。
  23. 聚居是人类生活系统的物质表现形式。在人类的整个发展历史中,人们始终在五个原则的引导下,通过创建聚居来获得安定的生活,并战胜困难而谋生。这五个基本原则是:
    1. 交往机会最大原则;
    2. 联系费用(能源、时间和花费) 最省原则;
    3. 安全性最优原则;
    4. 人与其它要素间关系最优原则;
    5. 前四项原则所组成的体系最优原则。
  24. 城市在结构和尺度上的演变必将导致一个全球城市——普世城,它将如古代城市一样重新达到稳定,其各要素之间也必然达到平衡状态。普世城是道氏人类聚居学理论的重要论断。他认为人类最终将在一个巨大的系统内达到新的平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