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

作者:张朋园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ISBN:978-7-5426-3991-2

内容摘要

《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介绍20世纪上半期的四次国会选举, 也就是中国人常识民主的一些经验, 据此来观察为什么民主政治在彼时中国不能生根发芽。

原文摘录

  1. 考泰西于近百十年间,各国皆设立上下议院,藉以通君民之情,其风几同于皇古。《书》有之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曰:“众心成城。”设使堂廉高远,则下情或不能上达。故说者谓中国亦宜设议院,以达舆情,采清议,有若古者乡校之遗意。苟或行之,其果有利益欤?或有悉其间利害若何?能一一敷陈之欤?
  2.  “宽政之国”,三权分立:“一曰行权[行政]、二日掌律[司法]、三日议法[立法]。”以“宽政”二字形容民主极富深义。“公议堂”即议院。西洋各国皆设议院,以民选议员掌握一国之大政,是谓宽政。
  3. 夫议院之设,所以宣上德,通下情也.民权者,合一国之君民,上下一心者也。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苟复民权而设议院,则兴利除弊,雷厉风行,远至迩安,君民惬洽,诚中国之福也。
  4. 《泰西新史揽要》不仅谈君主专制政治之退却,同时畅论民智之大进。著者谓人民参与政治,需要具有丰富之知识与智能,此则非长期的全面教育培植不可,否则不易提升。英国议会政治之所以成功,正因人民教育大进,议员多为饱学之士。
  5. 康有为是一个寡头主义者。论者谓,变法期间康有为畏惧保守势力,不得不放弃开国会的想法,固然言之成理,实际上左右康的恐怕还是他在性格上是个寡头主义者。……康有为已看到议会政治的繁重程序。中国急需改革,开议院为缓不济急。……康有为不开国会但却赞成地方议会,他是要以地方议会“奉宜德意”,而不是下情上达。
  6. 提升人民程度的办法是“开明专制”,十年或二十年之后,人民有了运作议会的能力,便可召开国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梁著《开明专制论》一文说:“开明专制,以发达人民为目的者也。“凡国家如欲立宪必当经过开明专制。”“今日中国当以开明专制为立宪之预备。”一言以蔽之,提高人民教育程度是达成开国会的不二法门。
  7. 综合两种好坏不同的评论,我们认为这破题儿头一遭的选举,必然是难以理想的,多弊病的;最大的缺点是人民的冷漠态度。这种冷漠,与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西方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其制度之良否,与经济发展成正比。
  8. 所谓经济发展,包括工业化、城市化、财富及教育四项。此四方面均已发达者,其民主制度必较完善,否则适得其反。换而言之,经济发达的国家,其下层社会或市民阶层必然对于公益事业热心。
  9. 清季的士绅阶级与日本幕末的侍(武士)一样,同处于大变局的年代,变亦变,不变亦变,显然洞悉国家必须求变才足以生存。基于此,他们是赞同改革的。但是中国的士绅与日本之侍亦有不尽相同之处。幕末,侍已失去了阶级的凭借,大多穷困潦倒,不得不自变,其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中国的士绅所不及的。
  10. 在中国,科举虽然废了,社会传统依然维系着。士绅虽有新知的启发和新思潮的刺激,却不能毅然摆脱旧有的传统而只能接受渐进的求变观念,盖渐进无损于既得的利益,何况借推动改革的机会,还可以跻身统治阶层。
  11. 薛甚注意政党政治,能辨别英为两党(“公党”及“保守党”)法为三党(左、中、右)。他喜欢英国的两党制,说英人好静,议院中倾轧之风尚不甚强,两党更替亦不频繁”;法国则“负气好争,往往然不靖”。他形容英法议员为一种“体面人”,必须才华出众,家道殷富,实系政治学上的“精英分子”,观察相当深人。
  12. 纵论咨议局、资政院人士的出身背景,可以确定他们有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既保守,又进取;在保守中求进取,在进取中求保守。一位社会学家说:政治人对于现存社会政治系统,不外“乐观与悲观”两种态度;抱乐观态度者,同意在现状下求改革:持悲观态度者,不存改革的希望。同意改革的是自由主义者(liberals),不存改革希望的是革命家(revolutionaries)。进而之言,乐观者之希望维持现状,是保守的(conservative);悲观者之绝望于现状,是反动的(reactionary)。
  13. 民国政党源流大体可分为两支,其一为革命派,另六为立宪派。革命派以同盟会为正宗,源于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的华兴会、章炳麟的光复会。立宪派在清季为宪友会,亦为三方面势力,一为梁启超的政闻社,一为汤化龙、孙洪伊等的咨议局联合会,一为张謇的江浙派。民国肇建,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章炳麟转而与张謇合组中华民国联合会,改统一党,旋又扩大党势联合武昌首义派-民社(以黎元洪为中心)组共和党。
  14. 投票人麕集院内,言语复杂,万头攒动,叫骂连声,皆因有人不能领得选票。于是群情激愤,起而质问,一时鼓掌者有之,叫好者有之,谩骂者有之,动武者有之,书记[管理员]等虽曾打人,而亦曾被人打。打打讼讼之声震人耳鼓,至十一二钟犹捣乱不休,弹压者亦无法遏制之。
  15. 有一些社会科学家不仅不指责贿赂是一种恶,反过来诠释其带有安定的作用;一个最有力的说词是,回路引发的伤害比之于暴力要小得多。
  16. 腐化是暴力与制度化的中间站;腐化虽不好,但比之于暴力尚可容忍。在国家尚未制度化之前,只有容忍腐化,避免暴力。
  17. 贿赂带有认同的意味,在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认同才有安定。暴力的意义正好相反。
  18. 贿赂可以突破落后的制度,促成经济的成长。
  19. 派系讲求关系,有关系最好,没有关系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护持者得到追随者的拥护,护持者要保护追随者,追随者要孝敬护持者,贿赂腐化在所不免,将之消灭谈何容易!
  20. 可以了解中国四次国会选举,制度借自西方,自必有其得失,然关键在如何运作。就制度而言,政治学家认为多数决的选举,有利于两党制的发展,而不利于小党的生存
  21. 何谓公共领域或市民社会?回答此一问题之前要先了解人与经济、社会、政治三者的密切关系。按马克思的说法,经济决定一切。Habermas 则认为政治对人的影响最为深切。社会中有两大环节:一是家庭生活,一是市场经济。政府的每一决策均对个人发生影响,纳税义务尤为切身感受。因此,人民必然要与政府互动。
  22. 公共领域以市民社会为基础,市民社会“温文有礼”。Edward Shils 说生活在市民社会中,人人谦让有礼,互相尊敬。可以想见市民社会是个文明社会。文明社会高质文化是经过长时期的培植而得。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大家“诚心、互信、和谐”。这样的社会对民主政治是一种支持和稳定的力量,也是民主性格的基础。市民社会与政府相得益彰;舆论由民间形成,政策依民间需要而产生。
  23. 余英时: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内圣外王”观念是市民社会的基石,可以建造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求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达外王;前者建造自己,后者构筑社会。内圣外王的思想出自《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部分。唐宋时期佛教逐渐儒化,推崇《中庸》的修身要义。宋朝以礼治国,士人反过来援佛入儒,《中庸》大旨得到发扬,内圣外王的精神自此成为士人的中心思想。王安石是内圣外王思想的奠基者,朱熹强调“士大夫以天下为已任”,陆象山亦言“宇宙内事,是已分内事”。以后王阳明顿悟“引君之道”及“得君行道”,最后升华为“觉民行道”,其“致良知为“觉民行道”的二体两面。由此可见中国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精英)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职志。市民社会的内涵在儒家思想中原本是很丰富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