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云才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ISBN:978-7-112-15282-7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沪宁杭地区为重点,聚焦江南水乡独特地文化景观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地域空间中呈现出来的空间破碎化和孤岛化现象。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孤岛化和破碎化只是地域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的一个研究视点和一种新思路的尝试,在文化景观保护欲发展的多路径、多视点和多元方法的体系中,吸收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建立地方性的人文生态空间特征和现象研究体系,借助景观规划设计的技术,探讨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进行整体性修复的途径和措施。
原文摘录:
- 传统文化地域是承载我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与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空间。几千年来,在不同地理环境空间上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是地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文化生态的结晶与精华。
- 城市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城市地区传统文化景观遭到破坏,同时快速城市化对乡村文化景观形成巨大的冲击。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以及时尚化成为导致地方文化景观缺失和文化景观趋同的根本因素形成我国不仅“千城一面”,而且“千村一面”的建设格局。再者,传统文化景观面临毁灭性冲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应是指导我国地域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依据,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 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新人文精神变革和城乡空间结构的变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地域文化景观的发展必须具有地域上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有机性,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呈现出的“孤岛化”“破碎化”、“盆景化”和“边缘化”现象,成为文化景观遭到破坏,特色性景观区域和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巨大挑战,文化景观传承创新技术缺失,有效管理对策与建设引导不到位的具体结果。
- “文化景观”概念的普遍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首次使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包含了自然和人类相互作用的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人类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共同杰作;它“代表某个明确划分的文化地理区域.同时亦是能够阐明这一地域的基本而独特文化要素的例证”。文化景观可以位于城市、郊区、乡村或荒野地,存在于连续的时空中。
- 地域文化景观(Territory Cultural Landscape)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它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地域文化景观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其显著的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景观体系,主要体现在聚落景观、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三大方面。
- Marc Antrop (2005)指出存在于地域的传统文化景观有助于维持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使文化景观具有更好的识别性。
- Kelly R在阐述欧洲地域文化景观时指出“居住在特定地域的人们的邻里、农场、林地、河流、建筑都和地方人民休戚相关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地方性特点的多样性和细节,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和记忆正是欧洲景观丰富性和独特性的根本所在”。
-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Total Human Ecosystem, Zev Naveh, 1994)是指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在特定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的逐步深入认识,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核心,以自然过程为重点,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的人—地技术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伦理体系,并随对环境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改进,寻求最适宜于人类存在的方式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最佳途径,即人地最协调的共生模式,综合体现出协调的自然生态伦理、持续的生产价值伦理和和谐的生活伦理。其内涵包括:
- 在景观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是人与自然环境高度协调和统一发展的结果
- 人与自然是平等的生态关系。既不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也不是以自然生态为中心的环境主义,而是人地协调的生态价值伦理。
- 自然要素、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充分体现出地方性和自然性特点,并得到持续利用和延续,维持自然生态的稳定性。
- 人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产业体系控制在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产业类型、生产规模和强度内。自给自足成为摆脱超负荷生产行为的根本。
- 人类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累积和继承了大量的地方文化并逐步形成了代表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其形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不断交换自己的认知并逐步固定下来的自然崇拜、文化崇拜、人类崇拜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地方文化是人类的文化,更是自然的文化。
- 传统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历史的和古典的,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核心对象,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必然联系。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和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从研究主题来看,研究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Hannes P., 2005):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为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和发展提供战略依据。
- 地域文化景观特征与认知(Paul C,2005),探讨景观规划与维护过程中的景观认知、理解与参与。
- 地域文化景观结构与功能(Yuji H,2005),探讨文化景观形成、变迁以及在政策、社会因素作用下解决景观问题的途径。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未来(Jacob H,2005),探讨在当今城市化、边缘化和旅游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景观面临的威胁以及景观保护与管理的途径。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国际城乡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如何在城镇化发展、城市扩张的同时保护脆弱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特征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景观多样性、景观空间特征、景观演变与规划管理、地域文化景观传承是探讨城市化地区传统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问题和可持续途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土地规划与管理的一体化方法与途径(Integrated Approach);
- 寻求景观战略机会最大化途径;
- 景观网络空间的保护与区域景观体系的建立;
- 社区与聚落的多样性与地方性的保护;
- 相关学者名录:
- 在 2002 年之后广泛倡导的地球表层规划(孙筱祥,等)、地域文化景观(王向荣,等)、乡土景观(俞孔坚,等)、风景名胜区(杨锐,等)、乡村景观(刘滨谊,等)生态与文化园林(王浩,等)领域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传统聚落与文化景观研究进行的传统聚落、聚落地理和文化景观领域的研究,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阮仪三、金其铭、张小林、汤茂林、李蕾蕾李小建,等);
- 农业景观与土地利用景观及其规划研究(王仰麟、刘黎明、郭焕成等);
- 以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为主开展的古村落、古镇保护研究。通过研究古村落形成机理(陆林,等)、空间特征(刘沛林,等)和古镇保护(阮仪三,张松等)揭示古村落景观的内在本质和传承途径;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与工程应用大都直接涉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规划设计(俞孔坚,杨锐,刘滨谊,等);
- 以景观生态与生态规划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地方文化景观在规划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彰显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思想灵魂(王浩、王向荣、王云才,等);
- 城乡一体化格局研究对城乡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的研究,是城乡网络景观和城乡景观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宁越敏、顾朝林、陈田、王发曾、张京祥、闫小培、曾菊新、石忆邵、刘盛和,等);
- 乡村景观规划与区域景观整体性保护及规划研究在“乡村景观及其规划”“乡村景观规划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江南水乡区域景观整体性保护机制”领域开展的创始性工作(王云才、陈威、刘黎明,等)。
- 我国对传统文化地域景观的保护研究仅仅局限在:
- 文化景观单体、小场地和建筑空间的保护。尤为突出的是以建筑、遗址的保护取代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
- 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孤立保护。以单个村落的保护取代对整个文化区域的保护和对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正是以上研究存在的问题,传统研究不仅没有解决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破碎化”与“孤岛化”的本质因素,反而局部的保护与局部的开发更加强化传统文化景观“破碎化”与“孤岛化”的空间特征。
- 我国城市与乡村相互交织齿合,在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城不城、乡不乡”的格局,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和“孤岛化”现象。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时期,人居环境以自然环境为主体,人类生活无法摆脱自然界赋予的强大束缚,人类从事生产和改造适应自然的技术差异小,从而形成了在一定范围内文化景观均质化的共同特征,体现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区域整体性。整体性不仅表现在特定空间的完整性,还表现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空间上的连续性。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正是对这种区域性整体特征的保护,否则就会陷人局部保护的恶性循环之中。区域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 “孤岛化”现象是现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由于现代产业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制约和依赖性降低,依托技术就可以形成具有技术集群的产业集群。因此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分散发展和成片推进,加之不同等级的交通体系的分割,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逐步被现代景观所替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完整空间逐步缩小,最后被现代城市景观、现代产业景观、商业景观和现代居住景观所包围或呈现三面围合的现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孤岛化特征。孤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空间上的“岛屿化”孤立格局和空间上的不连续现象。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边缘化现象成为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障碍。边缘化主要表现在:
- 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偏离经济的中心地区和热点地区而成为经济发展相对的“冷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变革相对缓慢,正因为如此,使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得以保存。
- 由于交通变化和对外联系途径的变化而失去往日繁华的地位在空间上成为被遗弃的区域具有边缘化特征。
- 由于地处偏僻地区和较低的可达性造成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边缘化特征。
- 在区域发展中由于时尚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占据主流,而传统文化的空间越来越少,呈现边缘化现象。
- 景观的现代化是落后地区有发展权利和享受现代文明权利的必然结果。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现代化与地方性同样成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地方性是发展中的个性,而现代化同样既存在同化作用占主导的一体化过程,又存在异化作用下的地方特色发展。
- 文化景观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集中在游憩活动过程中的真实经历与感受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真实了解人类过去生活、生产的唯一资源。从旅游者所表现出的向心作用和离心作用两种特征来看:
- 出现一些既强化地方特征,又强化旅游禁忌的景观类型;
- 一方面,当地方特征在外部旅游压力下以异化作用发生变化的同时,区域旅游产品就出现不同特征的异化;另一方面,旅游地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努力追求旅游者趋之附之的特征阶段。
- 文化景观的商业化主要表现在:
- 景观的高强度开发用于满足大量旅游者的需求。在景观旅游区形成人流如织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和大规模的接待服务设施,表现出明显的商业化特征,而非文化特征;
- 在景观旅游区内部或周边地区,兴建了旅游商业化基地,从事大规模的固定的物品商业贸易,成为景观区城镇化的典型;
- 在周边人工仿造一系列景观从事旅游经营指向十分明确的各种经营活动,使原有的景观环境高度商业化
- 到处兜售的各种纪念品、宣传招贴和现代音乐都强化了商业化氛围。商业化对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保护来讲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有的文化景观商业化形成对景观生态的不可逆破坏。而有的商业化形成则是满足文化景观规模化发展的需要。虽然有违于景观的真实性,但却创造性地进行了景观的开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 新时期(2008年左右)的发展建设与管理必须综合考虑以下问题:快速城市化地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景观建设与地域文化景观传承、传统文化景观整体保护和协调问题;地域文化景观元素提炼、集成与建设工程应用问题:地域文化景观规划设计规范、标准与依据的研究问题;传统景观文脉标识图谱等应用问题以及建设的地方性、特色性和生态性的动态监督与管理等。
- 地方性是保持风景园林多样性和文化性的重要属性,地方性园林就是文化园林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大成。风景园林的地方性设计更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和营建可持续景观的核心。在传统地方性认知中大多存在以建筑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核心忽视传统地域景观在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居住模式上的独特地域文化特征因而也就形成了在传统村镇保护过程中形成的建筑和村镇保护体系,忽视了对周边与生活空间紧密联系的生产空间的景观延续,更忽视了土地利用景观、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居住模式展现的文化地方性和景观地方性和综合特征保护。【重要】
-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概念由来已久。苏尔 (Sauer C.O., 1974)在《景观的形态》(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一文中指出“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期内形成的构成某一地域特征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它随人类活动的作用而不断变”。“文化景观”概念的普遍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首次使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包含了自然和人类相互作用的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人类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共同杰作;它“代表某个明确划分的文化地理区域,同时亦是能够阐明这一地域基本而独特文化要素的例证”。
- 文化景观可以存在于城市、郊区、乡村或荒野地等构成的连续的时空中。地域文化景观(Territory Cultural Landscape)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是特定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地域文化景观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化的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共同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体系,主要体现在以建筑与聚落景观为核心的生活空间,以土地利用形态为核心的生产空间和以环境伦理为核心的生态空间三大方面。
- 居住在特定地域的人们与邻里、农场、林地、河流、建筑等方面都和地方居民休戚相关,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地方性特点具有多鞋和细节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和记忆正是欧洲景观丰富性和独特性的根本所在(Kelly R, 2000)。
- 文化景观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景观特质,突出体现在地方性自然环境、地方性知识体系(非物质文化景观)和地方性物质体系三个方面,特征深刻,反映在生活、生产的物质空间中并形成独特的图式语言,主要体现在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地方性居住模式四个方面。其中居住模式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中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方式三者的综合体现。因此,地方性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具体表现和载体。
- 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地方性环境、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物质空间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必然性,聚焦地方性物质空间,以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居住生活模式四个方面为核心和设计切人点,通过设计语言提和归纳各自的特征,融入地方性设计中,综合反映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特点打破传统设计中只关注建筑特色的传承,而忽视其他三个方面设计的不完整现象全面、系统、综合传承地方性精神的全部景观要素。
- 虽然地方性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方式都是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关键,但只有将三者高度统一在特定空间中形成的与自然高度协调的生产和生活居住空间才是地域文化景观的最高体现。
- 尺度是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核心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特征。尺度不同,生态过程不同,景观格局不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也不同。比较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尺度特征,将不同尺度下的地方性融入相应的规划设计中,形成不同尺度地方性景观特征的有效复合和综合。只有多尺度的地方性的组合和多种物质景观的地方性传承,才能设计出更加本质性和综合性的地方性景观。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生态空间: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概念和内涵来看,自然环境是地域文化景观形成的本底特征和内在机制,不同的地域自然因子的差异一一地形、土壤、水分、温度、湿度、植物等呈现出同的景观特征,这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地方性的基础,是人居环境之生态保障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生境平台。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居住与生活空间:人类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居住与生活空间是传统地域化景观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与自然环境碰撞的结果,是文化景观的核心。建筑与聚落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最直接反映,是人为了在自然中长久生存为自己营造的安全据点,是人们对自然界独特的认识并因此建立起的具有依托自然又抵御自然的对立统一体系,充分反映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建立的独特知识体系,并成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生产空间:土地利用是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农耕文明的直接反映,又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具体形式。由于土地利用受到地形、水体、耕作方式、农业类型、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具体影响,不同自然环境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形成的土地利用形态也不同从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来看,由于农业活动属于半自然半技术生态系统类型,土地利用景观则综合表达出自然与文化景观的综合特征。直接揭示出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和形成机理。土地利用形态和肌理成为重要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语言图式。【改为三生空间呢?】
- 文化景观的传统性立足于文化景观空间划分,在生产空间类型中,重点选择农业(耕作技术、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工业(生产效率、生产工艺)、商业(商业规模和销售方式)、旅游(原真性和时代性的动力与能源特征。居住与生活空间主要选择建筑的传统性(历史的悠久性、风格的典型性、式样的地方性)、院落(庭院空间的园林化、住宅间距空间)和聚落特征(村庄公共空间、聚落形态的完整性)。生态空间主要选择自然生态空间(自然生态空间的原生性)人工生态空间的自然性(本土性)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水资源利用、生态连接度和环境污染)。
- 景观空间属性韵律指数包括:
- 分维数FRAC:为能进行各分区破碎化的比较,采用斑块密度(NP/A)和AP(斑块面积)的比值计算。斑块边界复杂度用平均分维 FRAC测量。一般而言,由于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自然斑块边界更为复杂,而人工景观的边界比较规则。
- 景观斑块密度D:指斑块个数与面积的比值。可以计算整个研究区域斑块总数与总面积之比,也可以计算各类景观斑块个数与其面积之比,比值愈大,破碎化程度愈高。可以比较不同类型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及整个景观的破碎化状况。
- 廊道密度指数CD:景观生态学中将带状斑块称为廊道。作为物质、能量和物种交流的廊道被截断是景观破碎化的表现。连通性好的廊道景观常常把其他景观类型分割成小斑块,致使该区景观破碎化加剧,所以廊道在研究区单位面积的长度也是一种衡量景观破碎化程度的指数。人类活动越强烈、越频繁的地区,廊道密度也越大。廊道既是生态流的通道,又在分割景观,所以也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的动因和前提。单位面积内廊道愈长,景观破碎化程度愈高。
- 景观空间关系韵律指数:分离度是描述斑块在空间分布上的分散程度,分离度越大表示斑块间的距离越大,斑块在空间分布上越离散。
- 景观斑块破碎化指数:该指数描述了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反映了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
- 大部分居民还是希望能有现代化的居住和社区环境,都认为传统的文化景观风貌只保留一些有特色的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分希望生活质量可以快速提高,但是对传统的居住格局及生活方式还是希望能够持续下去。
- 环境资源斑块中传统农业景观为传统景观斑块,湿地、林地、草地为自然景观斑块;干扰斑块中现代建筑用地、现代工业用地、现代商业用地、其他用地皆为现代景观斑块;残存斑块中传统建筑用地、传统工业用地、传统商业用地、传统公共空间皆为传统景观斑块;引进斑块中现代公共空间、现代农业用地皆为现代景观斑块。人工链接空间在整个传统文化景观破碎化过程中是主要的干扰廊道,而现代景观斑块为主要的干扰斑块,对传统景观及自然景观斑块的分割造成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
- 我国很多的古镇、古村落原本都是要镇,有着重要地位的村落,古镇、古村落通常有着精美的建筑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其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中国古村落大致属于“有机进化的景观”这样一个类型,“它产生于最初始的社会的、经济的、行政的以及宗教的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罗哲文)。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古镇、古村落面临着生死收关的选择。
- 古镇、古村落被城市化、工业化的浪潮所席卷,被现代建设的大潮所吞噬,走向命运的终结,消失于现代文化的洗礼当中。
- 古镇、古村落有幸被列人到古镇、古村落的保护行列当中,通常在开发与保护之间选择旅游业作为其今后的发展之路。
- 古镇、古村落边缘化,由于经济中心的转移,交通的不便,保护的局限性造成了古镇、古村落的边缘化现象。
- 新农村的建设和城市化的蚕食,将使古村落面临不进则退、不兴则亡的境地旅游经济的浪潮也正在无情地冲刷它的历史痕迹。抢救性保护那些留存下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但不能为保护而保护。古村落的居民生活权利同样值得关注。不能因为保护古村落而牺牲原住居民享有现代化设施的权利同济大学教授周俭在古村落的复活之路中提到,避免使古村落“边缘化”。
- 广大农村正在以村落合并的集聚模式完成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但农村的现代化不是单纯的城市化集聚,新农村建设不等同于建设农民新村,在集聚中不应该放弃古村落。要将古村落纳入到村镇规划和发展的体系中,并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仅仅把发展旅游的帽子戴在古村落的头上,从而使它处于发展体系的边缘。历史形成的古村落,集中反映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村理念上,从这个角度去看,古村落的保护与持续发展完全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宗旨。
- "文化景观”代表着《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中国古村落大致属于"有机进化的景观”这样一个类型,“它产生于最初始的社会的、经济的、行政的以及宗教的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的主要格局是由传统农业作为主要基质的分布方式,由传统的农作经济模式主导的,遵循自然的临水而居的江南生活居住和生产模式。其中,传统农业、传统建筑与水系作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构成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景观空间破碎化主要是由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在此期间产生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建筑空间和大量的其他类型人工空间。这些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代空间需要消耗大量的原始土地,而这部分土地来源就主要来自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三个要素。
- 景观优势度表征了某几种景观类型支配景观的程度。在江南地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中往往是由传统居住与农业空间占据主体,花桥镇从其历史渊源来说也是保持着以农业文明为主的经济形态,其地域景观空间也主要以传统农业与传统居住相结合的空间形态,传统农业空间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土地利用类型。
- 作为景观破碎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的城市化过程,又是通过人口聚集的过程大面积、高密度的现代建筑聚集和不断边缘化和减少的耕地来影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的演变。
-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空间破碎化的影响还表现在城市化过程不断促进城市扩张并进一步分化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现代景观与传统景观的分异。城市化使城市景观斑块不断扩大,不仅使斑块内部的均匀性增强,同时使区域景观格局和过程更加复杂。由边缘到城市中心分割成完全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乡村景观、半城市化景观、城市化景观等景观序列。
- 商业化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其中包括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多个产业。旅游和贸易是典型的第三产业,商业化还带动了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商业化的过程带动了整个市场的消费性需求,通过商品化了的土地,以交换的方式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商业化使传统地域的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使文化成为商品。
- 商业化也是对景观空间破碎化演变很重要的一个因子,商业化使传统地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逐渐代替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地方经济体系的支柱,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 路网的建设是城市化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前奏。改变路网形态往往先于整个区域的破碎化过程。……现代建筑用地还只是偏安一隅的时候,在现代工业用地也只是初具规模的背景下,城市路网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几何化趋势。
- 商业化作为工业化的副产物,对于景观空间的破碎化也有贡献,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对景观多样性的回归分析中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与景观破碎化密切相关。利益驱动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改变将导致居住形态需求的多样性。虽然商业化的过程在花桥镇的发展尚处于早期,但根据变化率预计,商业化将和工业化、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迅速增加空间景观的破碎程度。
- 城市路网作为城市化的基础和工业化的前奏,同时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景观空间破碎化也有显著的影响。城市路网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来自于由城市路网建设所带来的土地分割,取代了传统空间中整体化的地域空间道路形态,形成了横平竖直的方格状、几何化的空间。各方面协调发展对于道路拓宽的需求,也使城市道路必须强行占用传统景观空间的土地,以不协调的方式跨越原有的传统景观,将大块的整体空间割裂开来,使斑块面积变小,增加了破碎化。
- 在传统地域逐步丧失自身文化与景观特色的同时,无差异的新城市景观使人们失去了对老城和“老家”记忆的连续性和对文化根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保持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自身特色,使传统风格与个性在时代发展中得以延续,设计师和学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探索和实践。但始终存在以文化景观单体、小场地、建筑空间和遗址地的保护取代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以单个村落的保护取代整个传统文化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保护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 大刀阔斧以新代旧,对传统地域的旧城进行全面改造,忽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形态连续性的内在规律,破坏原有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
- 各种为所欲为的设计组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景象;
- 对传统形式过分泥古的生硬抄袭仿制使设计停留在记录的层次和建成环境显示出拼凑仿制的痕迹。而历史街区、村镇只能作为文物整体保护留存,将原住民大量外迁,使其形式、功能与所处时代社会脱离,失去了真实的居民社会生活而仅留其物质空间形式的躯壳。
- 面对当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传统与现代间的矛盾,走出对于风格与流派的困惑,重新思考以往采用的复古主义、功能主义以及折衷主义的设计思维和方法,从传统中寻找蕴涵着的“永恒法则”,用新思维、新方法解决当今面临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矛盾。
- 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迅速展开以及民族文化的觉醒和认知发展的进步,世界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不断交织和冲突,既互相矛盾又互相联系面对当今世界人工景观大同化的现象,规划设计领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人在特定地域内与其他事物和人发生广泛的社会联系,生活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同个体可以产生共同的感受体验。传统地域作为文化载体的活化石,既记录着人类创造文明的痕迹,也映射出创造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自身的建构、生成与积淀。
- 地域特色源于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建立起的一体化特征,历史文脉的传承从传统地域的更新发展中获得延续,面对当代居民和未来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必要随着文明的发展更新我们的聚居环境。然而在现实中,传统村落城镇空间格局一旦被改造,就有完全丧失自己特有宝贵历史资源的风险与可能。一面为祖先留下的遗产而自豪,一面也为传承传统而苦恼。建设与更新是为满足现代居民生活需要而无法避免的,但重建过程中对于优秀传统的保留是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 一方面现代主义理念和功能主义审美观将审美的合理性定位在形式的终极,片面强调建筑内部功能与外在形式的一致性,忽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其结果是各种纪念碑式的现代建筑充斥城镇空间,将城镇结构、生活组织与历史渐进关系分隔得支离破碎另一方面,重视空间环境的品质及形象,将空间、人与历史环境分离,进行抽象化的环境景观设计,忽视了城镇使用者的活动要求和精神内核,新建城镇失去了传统地域原有的优美自然环境、亲密的邻里关系、安逸的居家氛围,缺乏原有环境的勃勃生机。
- 在当今解决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问题时,重新思考功能与形式地方性与国家化等的关系问题,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探索研究找到统一的出发点。
- 我国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形成源自于漫长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人居环境以自然环境为主体,人类无法摆脱自然界赋予的强大束缚,从事生产和改造适应自然的技术差异小,形成了在一定范围内文化景观均质化的共同特征,体现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区域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不仅在于特定空间的完整性,还在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空间上的连续性。
- 以江南水乡为例,区域景观被分割形成以多个“古镇”为中心的景观孤岛。在江南水乡逐步成为微缩盆景化的过程中,在水乡内部也出现较大程度的景观异化过程。主要表现在这些古镇在自己核心保护区外围进行的新城建设工业区建设和开发区建设,在连续的空间景观上出现古镇景观—现代新城景观—现代产业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现代城市化景观将传统景观分割,使区域景观失去整体性,呈现出破碎化状态,随着破碎化程度的提高,被完全割裂成为景观“孤岛”。
- 农耕文明时代在生活节奏上具有显著的自然规律性,在生活模式上有较强的同质性,在生活空间上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基础,在生活情趣上保持浓厚的民俗民风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技术变革和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收入在家庭中的比重正逐渐下降,非农产业收入比重收入上升,这一变化不仅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 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来看,现代化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 现代技术的应用:技术是改变和创造景观的重要手段,现代工业技术文明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
- 现代材料的应用:技术支撑下的材料革新彻底改变了景观构筑物的本底特征,成为区别与传统景观建筑的重要特征;
- 现代产业活动与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和乡村工业的发展成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少数民族生活节奏和方式的都市化:景观的现代化是落后地区享有发展权利和享受现代文明权利的必然结果。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 旅游商业化对传统地域的冲击具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
- 商铺众多,产品雷同,功能上显现出外强内弱的特征,虽然产品都能体现当地独有的特色,但也反映出商品种类的重复,缺乏个性同时过多的同类商铺,彼此间缺乏差异性。商业繁荣冲淡了传统地域原真的景观征,形成因利趋同的格局。
- 商业化改变了原住居民的生活方式,并成为重要的生活基础。
- 直接干扰居民的日常生活,破坏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和谐。旅游开发使旅游者大量涌人,商铺直接面向旅游者,而面向当地居民自身的却不多,形成了表面繁华却不能满足当地居民需要的商业格局。
- 城市化对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演变的动力在于:
- 城市化促进景观空间的进一步极化形成高度密集的人工景观空间。城市化过程进一步加剧了人口居住、经济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在城市区域的集聚,形成高密度的城市景观格局。
- 城市化拉大了区域景观的进一步分异,形成完全不同类型的景观系列。城市化过程不断促进城市扩张并进一步分化与自然景观、乡村景观等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的差异,使乡村景观和自然景观不断地处在一个边缘化的过程中。由边缘到城市中心分别形成完全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乡村景观、乡村景观、半城市化景观、城市化景观等完整的景观序列。
- 城市化使城市景观斑块不断扩大,不仅使斑块内部的均匀性增强,同时使区域景观格局和过程更加复杂。城市区域的扩张使城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强,也使得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联系更加复杂,不仅在物质能量、规模上进一步扩大,同时相互作用的途径与方式也更加多样。
- 商业化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本身商品化现象的体现,商品化的过程拉动了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市场消费需求,旅游业的发展就是典型的文化景观商品化的代表: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结果是在较小的空间中短时期集中了大量的以同样产品为目的的消费者,形成了包裹在表面传统景观中的虚假的文化景观产品这种产品是不真实的和人工模仿的。但正是这种“虚假”与“真实”之间的博弈推动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不断被复制,又不断被消费的商业化特征。商业化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真实性的最大弊端;
- 商业化使传统地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逐渐代替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地方经济体系的支柱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机会;
- 加人到商业化队伍的从业人员快速增长。一方面,商业化拉动了当地一批有经济条件和经商意识的人快速转型进人商业化市场;另一方面,因旅游商业化失去赖以谋生的农田的当地农民,工倒闭带来的闲散人员等,拥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在面对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时,纷纷开始谋求各种方式,从当地旅游事业中分得一杯羹。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旅游商业气息愈加浓厚。
- 由情感式的保守型经济观念向现代市场经济观念转变,恋土情节逐渐弱化。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之源,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并维护好这份家业几乎成为乡民的最高境界。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作为谋生的根基日益松动,乡民的经济活动逐渐超出“种地”范围,对土地的倚赖不断弱化。城乡之间的差异也使得乡村中的年轻一代普遍存在着脱离土地的强烈冲动。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绝大多数青年人在工作和生活方式上已与城市青年没太大区别,承包给他们的土地仅是一种安全保险和口粮。
- 对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立足于区域景观层面进行全面的悠久性、完整性、乡土性、环境协调性和文化传承的典型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保护。而这悠久性、完整性、乡土性、环境协调性和文化传承的典型性的保护与延续则成为保护区域景观完整性和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原真性的核心,以延续这一区域文化景观的独特价值。
- 过滤与分离机制:面对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的冲击,既要保证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原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又不能为了保护强行剥夺当地原有居民享受现代化发展的权利。
- 适度与协调机制:在传统地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追求规模化、时尚化、艺术化和主题公园化已成为破坏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原真性的关键原因。规模化、时尚化、艺术化和题公园化,成为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建设和利用过程中,逐步渗透并破坏整体景观的关键环节。
- 保护与维护机制:传统地域景观格局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形成过程的重要保障。传统地域物质空间格局的地形地貌、建筑格局等景观的“系统性”“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与区域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对区域景观整体的保护和对传统性景观斑块的维护是区域景观管理与景观延续的重要机制。
- 培育与参与机制:就单个传统地域景观斑块来讲,生活场景才是传统文化展现和文脉延续与保护的灵魂。传统生活场景可以是生活本身,也可以是人工特意恢复的,它可以成为有广泛参与基础的生活体验。
- 但凡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及更新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主要是规划设计院以调查现状,分析基地现存问题为目的而走访群众,很少聆听公众对预期规划的想法;在规划审批阶段的公众参与也主要是专家论证,地方人大审议,这种公众参与仅局限于学术研究机构和地方政界的精英层次,使得公众参与在当地政要的左右下流于形式;在规划实施阶段的公众参与主要是一种被动式参与,多表现为由于某项建设活动产生的绿地、交通、噪声等问题严重妨碍了公众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或侵害了私人、团体利益,公众才会向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反映这些问题甚至提出行政诉讼。因而,保护规划的公众参与迫切需要加强组织机构的建设,确保公众参与通过固定渠道顺利进行。
- 绿道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要素概念,基于它的各种应用形式,在景观格局的空间战略选择中有4种主要的战略决策:
- 保护(Protective):当现有的景观支持可持续的过程和格局,应当采用保护战略。通过规划政策和土地利用控制保护景观网络和线性要素。
- 保卫(Defensive):当现有景观呈现破碎化趋势或者核心区已经孤立,应当采用保卫战略。通过建立缓冲区等形式保护网络中的核心区。
- 创建(Offensive):当规划已有清楚的目标需要建立一种更优的景观格局,应该采用进攻战略。主要目标是在非友好的景观基质中将孤立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通过廊道或绿道联系起来。
- 机会(Opportunistic):当规划区域中包含有特定的要素或格局,并有机会成为绿道规划中的一部分,应该采用机会战略。
-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下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和孤岛化的特征。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合就是要保护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使得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得以保护和延续。
- 圈层保护主要是针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或地理区域特色的景观节点进行保护的一种模式。保护的主体通常能较完整的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民俗风情、地域特色,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保护对象主要是受现代化影响而处于孤岛化的古镇、古村落。圈层景观保护模式要是依据古镇、古村落景观特征和周边的环境关系,划分出核心保护区、过渡缓冲区和现代景观区。
- 廊道是景观中具有通道或屏障作用的现状和带状的镶嵌体。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合保护可以通过构建遗产廊道,将具有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结合生态绿化形成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线性的绿色通道。
- 景观遗产廊道可以根据尺度的大小分两个层面进行构建。第一层面是针对特定保护对象,在其内部构建景观遗产廊道,依据保护对象的文化景观特征,借助深巷老街、河流绿廊串连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景观节点,形成景观遗产廊道。第二层面则是站在区域的角度,将反映同质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文化遗产连接起来,形成区域尺度上的景观遗产廊道。如在同一个区域内多个古镇之间建立遗产廊道。第二层面构建的景观遗产廊道是第一层面上的拓展第一层面上的遗产廊道则是区域遗产廊道的组成部分。
- 从生态学角度看,绿色廊道是物质、能量和物种流动的通道,生态学家普遍承认连续的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流动和本来是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而对遗产廊道的保护而言,连续的绿地系统有助于为沿廊道散布的文化遗产形成统一连续的基底背景。景观遗产廊道将呈破碎化状态的河流、湿地、动植物栖息地同文化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一起通过连续的廊道连接和保护起来,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景观生态网络的构建主要依照地理相关、历史相关、内容相关来构建。地理相关即空间相关,指在空间上相邻、相近或在同一条线和同一区域内的景观元素之间建立联系。历史相关即时间相关,指以时间为纽带,将属于同一或相邻时间段的景观元素联系在一起或根据发生的时间序列将景观元素整合在一起;内容相关即功能和意义相关,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景观功能或景观内容的景观元素整合在一起。对于、个区域景观生态网络的构建通常会既有地理相关性,又有历史相关性和内容相关性,是一个多样的综合性生态网络。
- “景观生态化设计与生态设计语言”成为该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试图在自然生态景观及过程、文化景观及人文过程、网络化与网络格局典型研究的基础上以空间组合图式为表达形式,构建起以生态过程为依据,由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景观空间组合依次耦合叠置所形成的具有尺度、秩序、语法、意义等功能的生态景观形成过程与规律。“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以传统文化地域为典型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人文和文化过程的作用下,文化景观要素、文化景观空间单元在尺度、秩序机理下依次耦合形成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过程、机理、形态和空间组合规律。
- 文化景观是自然——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景观,是揭示一个阶段人文生态空间演变的代表性景观类型。传统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更是这些代表性空间的典型它凝聚着历史过程中的人——地协调统一的人文生态过程。由于对人文生态空间的类型、质量、空间组织等缺乏系统的研究,使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规划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只能局限性地开展孤立、零星的个案化研究与实践。“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试图立足土地利用、资源保护、文化调适视觉体验等,认识独特环境中的文化景观,掌握环境中的文化进程,研究其基本构成形态特点和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