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高莱斯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中国大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ISBN:978-7-5200-1162-4
原文摘录:
- 在人们晒出的巴伦西亚的旅游照片里,刚才我所说的“三件套”所占的比例,那是处于压倒性地位的!……让我们生活里的日常,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
- 在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下,公园城市不再等于简单的“公园+城市”的“形”的拼凑,而是应上升为城市实现生态发展、兑现生态价值的新理念、新范式。
- 今后的城市,要实现“公园中长着城市,城市本身就是个公园”,公园城市&城市公园不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词,而是互为注脚、一体两面的共生理念。
- 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来说,在增量扩张时代已经奠定了城市的基本格局,现在以存量为主的发展阶段下建设“公园城市”并非“在白纸上作画”,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将城市还原成公园”。因此,如何通过“造园”使城市形成充满活力、生态的系统,正是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课题。
- 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其产生与发展,与所在城市有着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命运兴衰随着城市的变迁而跌宕起伏。
- 在纽约筹划建设城市大公园的年代,全社会正经历着一场「脱欧」的文化转向,美国急需树立自身的国家形象,回击欧洲人对其「没文化」的嘲笑。以德国学者阿道夫·哈尔范德所言「美国文明是没有灵魂的文化」为代表,欧洲知识精英群体普遍认为美国只是英格兰文明的自然附属物,基本上没有原创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公园天生被赋予了「树立美国文化主体意识」的使命。
-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的「绿草坪」方案刻意保留了场地中的大石块,用以象征纽约州的阿迪朗达克山脉和卡茨基尔山脉。他们希望以这种「荒野」的形象元素来标榜美国的文化性格,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国家认同感。
- 在「荒野」的主画面之下,中央公园也在不断丰富着「美国文化」的内涵——因为纽约的城市发展以工商业为基础,商贸活动和移民潮深刻影响了纽约的人口和社会结构,因此由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多元文化,正是纽约乃至美国的文化特性。
- 在最初的管理中,园内开辟了专属于儿童的活动区域,并配置了旋转木马等器材,但还没有属于儿童的专门的游乐场。随着绿地「从风景到娱乐」的功能转变,公众活动开始对原有的自然景观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 纽约中央公园在百余年前就能够考虑到儿童友好的理念,并且持续更新以满足同时代下儿童和家庭的使用需求,体现了造园「法」与「式」的统一,是公园以动态更新机制创造美好生活的有力证明。
- 美国著名的社会生态学家詹姆斯·奥康纳在其著作《自然的理由》中提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取决于社会劳动的组织方式……,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和知识水准。」纽约中央公园作为一项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工程,其理念的前瞻性远超于同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央公园的建设并非人类向自然单方面的索取,不只是为「人」创造公共空间,还进一步考虑到对于本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为动植物物种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 纽约中央公园并非地处曼哈顿的巨型「绿色孤岛」,其自身的成功更是带动了纽约整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为纽约的城市健康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开创了POD(公园导向开发)模式的先河。
- 漫长的讨论修改中,规划建设者逐渐明确了一个目标:只有建设一个融入市民生活的公园,又长又宽的绿带才不会造成城市割裂,才能带动沿岸的老城区复兴。
- 动物园内看不到任何栅栏、围墙等横亘在游客与动物之间的「强制」隔离,取而代之的是运用石头、灌木、水系等自然元素精心构建的「软隔离」。景观的人工痕迹被降到最低,充分营造在野生动物王国中近距离畅游的体验。
- 在图里亚河流改道的原点,坐落着城市生态的形象展示区——卡佩卡拉公园(Cabecera Park)。公园位于老河道与新河道的过渡地带,出于防洪的考虑,整体地势较高。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借助地势的特点,将水、植被、岩石等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极具代表性的地中海风貌。岸线设计强调「宁曲勿直」,延展出丰富的步行空间,人们行走其中如同穿越一座座岛屿,成为吸引游客体验地中海风貌的好去处。
- 对于线性公园来说,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通达性问题,公园利用率将极大受限。图里亚线性公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公园与主要桥梁、城市广场、城市道路的衔接上,通过坡道或室外台阶等方式,实现与主要交通节点的快速接驳。
- 奥姆斯特德认为「城市居民需要经常接触自然,不仅是他们的生理需求,更是他们的精神需求。」他希望通过链状公园带,打破大型公园的单一性,使公园带成为沿线社区中心。同时,公园要有差异性,从城市中心的休闲娱乐功能,到远郊的荒野探险需求均囊括其中,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市民。
-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富兰克林公园主要目的是向公众提供一个规模巨大、朴素宁静、享用乡野多树景色的地方:作为对应和陪衬,园路要具有野性、崎岖、如画和适应森林环境的外表。」
- 公园系统,简单来说就是过程始终所有主要公园、绿地所形成的整体体系。比如,美国对公园系统的定义为:“公园”(包括公园以外的开放绿地)、“公园路”,以及在“公园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绿道”所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城市公园系统,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增强城市舒适性、诱导城市开发向良性发展的作用。
- 社区公园,是最常见的公园类型,通常是居住社区或产业社区、办公园区等附近的社区型公园,不仅可以改善区域内的景观环境、承载区域内的文化生活,更能提升区域活力和市民幸福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所有成功的城市公园,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它们非常重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与运营机制。而曼哈顿岛公园系统类型丰富、体系完善的背后,正是「公私合营」「公地私用」创新运营模式的成功。
-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手段在于“场景营城”,所谓“场景”是由消费实践组成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空间。一方面,在空间形态上,公园城市的场景不拘泥于传统大面积绿地,而是各类高品质的户外公共休闲场所。成都大胆创新地拆解出城市街区、人文公园、产业社区、乡村田园、山水生态、天府绿道六种场景。另一方面,在具体内涵上,公园场景不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地,还是针对公众需求,打造标签化的生活氛围和消费体验,从而真正建立个体与公园城市的连接。
- 治愈花园在恢复性空间种植「具有药效」、能产生镇静效果的植物,搭配自然风的环境设计,使居民身心得到放松;活动空间的植物则以温暖明亮的色彩来激发到访者的自信心。
- 受19世纪末「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西方的大都市开始进行在城区外围设立绿带,以抑制城区规模无限制扩张的规划探索。
- 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规划会议将「环城绿带」作为了城市规划的七大原则之一。尤其是1944年,《大伦敦规划》的提出,标志着具有典范意义的环城绿带体系的全面建立。
- 自1950年代以来,如巴黎、柏林、莫斯科、法兰克福等大都市也纷纷规划建设了各自的环城绿化控制带。
- 自1958年版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首次提出城市发展的「分散集团式」布局结构以及在若干集团间采用绿化隔离的理念,此后经历数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直至2017年北京新总规发布,始终坚定地延续了绿隔建设的理念并付诸实施,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
- 自2017年新总规提出「减量发展」目标,北京在过去五年来,严格落实「双控」及「两线三区」要求,实现了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10平方公里。2022年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正式「官宣」:北京成为中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 在新总规中,一绿、二绿地区被统一规划为城乡结合部单元,是现状城乡结合部的构成主体,整个城乡结合部地区承载着全市约90%用地减量和大部分人口疏解任务。其中二绿地区尤其是落实减量增绿目标的重点地区,至2035年的绿色开敞空间占比要达到70%左右。新总规提出二绿地区是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人口疏解以及非首都核心职能腾退的主要承接地,是北京构建平原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控制中心城向新城、新城向外围地区蔓延的重点地区,同时也是全市人口规模调控、产业疏解转型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集中发力区。
- 北京新总规提出的「减量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要转变动力,创新模式,以「减」带「增」实现高质量发展。绿隔地区作为首都减量任务的「主战场」,并已在王四营乡等试点单元逐渐探索出低成本高效率的实施模式,在此背景下,绿隔建设的目标愈发明晰:从实施效果来看,就是要实现更少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更大的生态容量和碳汇能力,更高的生活质量和产业效益。
- 绿隔建设的最显著价值在于捍卫首都生态安全。绿隔地区,是北京生态空间格局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一绿城市公园环和二绿郊野公园环,在「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生态空间格局中占据了「三环」中的两席,为首都串起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翡翠项链」。一绿地区「一环百园」和二绿地区「九楔绕京城」等大尺度绿化空间的规划建设,为构建北京的平原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提高首都核心功能的生态安全韧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北京市新总规确定的城市绿色空间结构。「一屏」:山区生态屏障;「三环」: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五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泃河为主构成的河湖水系;「九楔」:九条楔形绿色廊道。
- 从二绿地区的自身特质来看,面积广阔、涉及10个区,是中心城区、新城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心城区的面积约占39%,位于城市副中心和新城地区的总面积约占17%。二绿地区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受到中心城区与新城地区的双重引力,是首都承袭「分散集团式」布局理念而建设的各城市组团间的节点,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
- 基于二绿地区的自身特征和时代使命,创新「城乡融合」的关键在于思维之变——树立「城市的未来在乡村,乡村的解法在城市」的新思维,成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首都答案。
- 新思维的核心在于「锚定城乡互动,构建城乡共享」。
- 城乡互动,是指城与乡不是割裂的两部分,不能为了做大「总盘子」先去牺牲某一方利益,再进行利益补偿,而是要将城与乡始终视为一个整体,同步发展,以城市的力量滋养乡村,以乡村的特质对接城市的溢出需求,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实现城与乡的互补互促、双向赋能,共同繁荣。
- 「只要有人存在,无论是在建筑物内,在居住小区,在城市中心,还是在娱乐场所,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人们为另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寻找最靠近的位置。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摘自《交往与空间》丹麦建筑师扬·盖尔著
- 伦敦之所以能推动环境战略实施,离不开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的公园系统:上世纪40年代大伦敦规划的「绿环」规划之后,伦敦绿色空间一步步向内延伸,逐渐建立起由「绿网」、「绿楔」、「绿斑」组成的公园网络。这些绿色空间并非连绵不断,而是混合着众多城市功能,且功能定义已从空间的绿色,转向强调经济、社会属性的空间作用。
- 19世纪末,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概念,让欧洲重新审视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二战后,众多城市在重建过程中,引入并实践了田园城市理念。
- 在绿环的空间限制作用下,内城形成紧凑的空间结构,发展出窄而密的交通网络,这也意味着道路沿线大幅度的绿地改造、植树难以实现,即便实现,还可能会降低道路的通勤效率。因此,路网中新增绿色空间,体现在道路沿线高密度的节点空间打造。
- 城市公园功能不同、形态各异,这是我们最终选取绿心、绿道和公园系统这三种层次来组织内容的原因。这三者从区位、形态和功能上均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