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

作者:胡宝哲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月
ISBN:978-7-112-10366-9

营建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胡宝哲著【摘要书评在线阅读】-苏宁易购图书

内容摘要

《营建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是关于宜居城市营建的专著,是关于如何规划、设计宜于“普通人”生活和居住的城市环境的论著。城市发展到现代信息化、生态和网络时代,城市问题包罗万象,人类需求又错综复杂,城市环境设计的复杂程度,已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基础的、传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理论、方法、内容的范畴。《营建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试图通过对近些年来国内、国外宜居城市环境营建的实践、实例的调研、分析,以及对近几年来笔者亲身参与的规划设计的工作实践的总结,从整体和宏观的视点,从不同的侧面和层面,着重探讨和论述营建宜居城市的理论、原则以及有效进行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式和具体规划设计手法。

原文摘录

  1. ……在 1976年经济发展过热时期,就通过规划立法,设定了严格的城市建成区控制线 (UGB-Urban Growth Boundary),把建设需求规划在一定用地范围之内,保护建成区周的良好环境不被蚕食,对建设用地的各项指标,特别是土地使用强度指标一一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均设有下限,鼓励适当的较高密度和较高容积率的开发,目标是建设紧凑型城市和用地节约型城市。
  2. 人类的每一项建设活动都从主观上或客观上使环境更加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换句话说,“宜居”本来就是城市概念中的应有之义,只是因为以往的城市建设在着眼点和定位等方面出现了偏差,所以城市环境不尽如人意。
  3. “宜居”理念蕴涵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道理,就是在保证适当发展速度的前提下,人们希望逐步改善生存环境,建立人际关系和谐、城市健康发展的城市建设新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理想,建设宜居城市,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历程中的又一次具有标志意义的、在思想观念上的巨大进步。
  4. 宜居城市,在欧美国家多称为“Livable Cities”、“Fine Cities for People”或“Better Places to Live”,在日本多称为“住やみすい都市或“暮らしやすい都市”。在我国《辞海》中“宜”者,合适、相称、适当也,“居”则有住、固定、停留、占有、积蓄、生存之意。
  5.  “宜居城市”具有更多的内涵,其中包括: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 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协调合理;
    3. 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良好关系;
    4. 能正确处理好快速城市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5. 具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创业及发展机会;
    6.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等等。
  6. 宜居城市的标准具有主观性、多面性杂性、社会性(团体性)和地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下也是不同的,或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7. 尽管不同的评选机构的评选标准不尽相同,但若进行总结归纳的话,一般包括以下20项评价指标:
    1. 气候条件,如全年的气温、湿度、风、雪、雨、冰雹等指标
    2. 社会治安,主要侧重在抢劫、盗窃、强奸、凶杀四项犯罪率上,是否有公共安全和防犯策略与措施
    3. 经济发展情况,如税收、就业人口、失业率,投资环境、财政发展策略,有无新型经济类型及规划、地区经济发展策略等
    4. 社区发展状况,如社区组织、自治团体、自宅拥有率、老龄化对策、社区间协作、社区活动内容等
    5. 生活成本,如基本生活费用,是否提供有充足的、普通居民买得起的住宅等
    6. 教育和人的发展,如教育基金、人才发展助成制度、学校改革、在全国学校排名情况、高校数量、继续教育、学生课外活动设置、志愿者参与小时数等
    7. 公共及服务设施,如图书馆数及藏书量、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健身俱乐部、商店、饭馆、医院、邮局、银行等生活服务设施的数量、面积及分布
    8. 市政基础设施,如每年市政设施建设投入、高速互联网络覆盖率等
    9. 公共交通状况,如包括城铁、地铁、轻轨在内的公交线路数总长度、日客运量等
    10. 步行环境状况,如步行街、林荫道的数量、面积及长度等
    11. 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的数量和面积等
    12. 公众参与,市民团体、大学、基金会、个人等参与城市及社区建设的广泛程度,各类议案的投票率,各类基金的募捐情况等
    13. 社会福利保障,如医疗保险、退休基金、失业保险,低收入家庭补助、儿童的生活和免费医疗措施等
    14. 清活卫生状况,如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环境卫生等
    15. 旅游游业发展状况,如旅游发展策划、庆典和季节性活动安排和组织等
    16. 环境,如环境质量的保持手段、阻止城市蔓延的方法、土地的有效利用、交通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规划、绿色生态发展规划等
    17. 无障碍设施,特别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无障碍设计的普及率等
    18. 建筑,如自宅拥有率、人均建筑面积等
    19. 居民满意度;
    20. 城市景观,如引为自豪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的保护和规划等等。
  8. 对于宜居城市的营建,温哥华市提出如下几条基本原则和目标,值得借鉴和参考:
    1. 在一个宜居城市中,所有人都可以相互看到或听到,宜居城市与不宜居城市正好相反,在不宜居城市里,人们被分离和隔绝。
    1. 环境能够易于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1. 在城市公共领域,需提供庆典、演出、节日联欢等多种活动以此增加市民的交往,把市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些活动中人们的角色可与生活中的不同,使人增加体验,享受人生。
    1. 在一个宜居城市,人们不应生活在惧怕、恐惧或邪恶的阴影中。
    1. 一个宜居城市应使公共领域作为市民相互交流、学习和社会交往的场所,这些对于青少年尤为重要。所有市民都是青少年生活的老师和范本。
  9. 根据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课题组的研究以及其他民间团体或组织如新京报、锐智阳光信息咨询公司等关于“宜居城市”的调查显示自然环境质量、交通的方便性、安全指数、城市公共设施、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空气质量、气候、园林绿化、社会治安和风气、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购物消费环境、物价指数、排外指数、城市个性化资源等,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宜于居住的重要指标。
  10. 总的来看,宜于居住的城市需要有以下要素:安全感、方便和舒适、适当的密度、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宜于居住的城市还应是优美、健康、和谐,富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文化氛围,吸引人定居的整体空间环境。
  11. 最后,如果对“宜居城市”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的话,可以概括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包括用地功能规划布局合理要有完善的各类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服务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一定审美价值的城市景观。软件方面主要是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营造,前者主要是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就业环境的提供,高效率的政府公共服务和稳定宽松的政策环境等,后者则是指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治安,广泛的公众参与,有特色的、开放的多元的城市文化等。
  12. 联合国提出的口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充满着和平、和谐、希望、尊严、健康和幸福的家园。” 这是对“宜居城市”概念的全面而科学的理解和概括。
  13. 城市空间环境优越的程度,首先取决于使人愉悦的与自然的联系程度,还取决于空间尺度、趣味的匹配和消除不协调因素等方面。
  14. 宜于居住的城市环境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形态,是一个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实体。由于视觉是为精神服务、与情感相通的,所以应尽可能地做到使人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美观一些,这也是宜居城市营建的意义和目标之一。
  15. 严整的城市格局、均衡与对称、比例和尺度、韵律和节奏、重复和再现对景与借景等,是经典的传统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法则。与这些偏重平面构图、图案化和景观效果的理论及手法不同,宜居城市的环境营建注重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和城市功能需要,强调空间环境的方便和舒适性,高度重视环境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16. 宜居城市营建高度重视人的感受、空间环境的方便和舒适性,注重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提倡规划师、设计师们注意研究“普通人”是如何认知和使用空间的,了解人的基本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
  17.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的物质环境形态,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是城市精神气质、经济、文化等内容的载体。
  18. 城市形象和特点说到底是城市的自然景观、人工和人文景观以及城市的性质、功能、环境品质、市民文明程度以及地域区位、地形地貌等要素集中的外在表现,它可以反映出城市中本质的东西。如首都或省会城市一般能体现出政治中心的庄严,大气和整洁;经济中心城市往往反映出自身的经济特色和繁华高档次高效和秩序;山城与平原城市相比,在道路系统、建筑与地形环境结合等方面往往会有极为明显的不同,港口城市常常显现出港城的独有风貌和环境特点;历史文化名城一般会反映出城市的历史格局、独有的空间文脉、空间尺度和文化传统等。……城市特色的打造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以调查、分析和研究城市的现状、功能和发展定位为基础。
    2. 要以对城市景观构成要素的归纳、分析和研究为前提,注重对城市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的提炼和挖掘,特别要研究和提炼城市的代表性“物质形体”元素,体现地方性和场所感。
    3. 对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要素需要进行严格保护并加以充分利用,融合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城市局部地段的规划设计还特别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建设用地周边的景观和环境资源。
    4. 组织好地标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具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与城市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19. 根据我们在一些城市的调查,可以把人们在城市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户外行为与活动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功能性行为和活动,如上下班、办事、购物、等车等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步行行为与活动,这些行为活动与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优劣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无论环境如何,每天必须要做。
    2. 休闲性行为和活动,如散步、读书、歇息、晒太阳、观赏等各种形式的休闲性活动,对这些行为与活动,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因此此类活动在何地出现就与它的环境质量优劣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一般而言,高质量的空间环境可诱发这类活动和吸引人使用。
    3. 社交性行为和活动,如聊天、约会、表演、户外健身等众人参与的社交娱乐性活动,这些行为与活动在何地出现不仅与它的环境质量优劣有关,而且活动内容与空间形式和规模大小也具有一定相关性。
  20. 我们的祖先,或是有意识地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创建了他们的城市环境,或是潜意识地通过长期的建设积累和自然演变过程,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和意愿。
  21.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具有功能关系的建筑和空间格局,即习俗社会体系和已建立的建筑群组空间关系等,已经逐渐演变形成,不管它们原来怎样,有没有经过精心的规划设计,但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约定俗成仍取得了规划设计的特征。宜居城市环境营建在理论上反对“推倒重来、夷为平地”式的大拆大建,强调必须尊重和发扬城市既有的布局、空间和环境特征,无论是街道还是广场,无论是室内空间还是室外场地,任何一个新的物质空间环境的建立,必须考虑与既成物质环境特征的关系,必须与自然和人工地形有关,必须考虑其组成部分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空间的性质和形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