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流派

作者:顾朝林,于涛方,李平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ISBN:978-7-04-024110-5

内容摘要:

本书按人文地理学导论、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和人文地理学进展的三层次教学体系设计,为用于人文地理学教学的顶层教材。本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实证主义地理学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人文地理学流派主要包括激进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行为主义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后现代主义地理学、女性主义地理学和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地理学;第三部分重点介绍战后人文地理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现代区域研究学派、城市研究学派、新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研究方法;第四部分重点介绍西方发达国家战后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有战后美国地理学发展、战后英国地理学发展和战后法国地理学发展。

原文摘录: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的传统

  1. 人文地理学,一言以蔽之,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 批评来自两个方向:一是用更普遍的历史学和人类学观点来反对实证主义的方法对个人和思想、价值和感觉(如位置感知)的研究,因为这些问题不能用数量描述的规则来评判;另一是批评研究中暗含的政治倾向和难以理解数量描述的意义。
  3. 地理学,按照经典的定义,是研究地域差异(areal differentiation)的科学。
  4.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记载,“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本质是作为一门空间科学,其核心要素为:空间、空间关系、空间中的变化一一自然空间中的结构如何,人们如何通过空间进行联系,人类如何在空间中组成社会,我们关于空间的概念及对空间的使用如何变化。
  5. 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空间”,也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中的“空间”。空间不仅仅是传统地理学家研究的那个“自然”存在于地球表面的一个地方、一片区域。一方面,“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也是通过空间形成的。
  6.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需要剖析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区域整体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要达到相应的研究效果,人文地理学家需要注重地球科学的传统(the tradition of Earth Science)。

第二章 实证主义地理学

  1. 实证主义是经验科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被假定为适合所有科学特点的研究方法,其目标不仅是描述(对地理学来说,就是表示哪里有什么),还要解释(它为什么在那里)。这种解释的方式是以个别事物作为普遍规律的例证(形式是:“假如A,则B”,在某地如果出现A,那么B也在那里)。因此,实证主义科学的目标是发现规律,不仅要提供解释的方法,也要提供预测的方法。
  2. 逻辑实证主义着重科学理论结构的逻辑分析,但在解释科学的概念和理论时又是从经验主义出发的。这样,就把科学形式的逻辑分析和科学内容的实证(经验证实)结合在一起了。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中心是证实原理,即科学解释的演绎-法则模式和科学理论的假设演绎观点。
  3. 哈维(1969):“地理学执著于目的的特殊(独特区域的描述和阐明)和解释形式的特殊(特殊方法),结合成一强大的正统派使地理学者们难越雷池一步”。
  4. 对很多人来说,实证主义思潮的主要活力是计量化:以计量或统计学的形式,即以一种意味着精确、可重复性以及准确性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在地理学者们看来,实证主义科学观的特点是“实在、有用、精确、确定和相对”。这些特点正好对传统地理学起着纠偏补缺的作用,因此受到地理学方法论者的青睐。
  5. 舍弗尔认为:“科学就是对法则的追求”,“现象是法则的一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有许多重大差别,但只是理论程度上的差别,而不是种类的差别,最终社会科学会不会同自然科学一样成为完全的科学,有待事实作出回答”,“至于法则能解释到什么程度,科学家能向怎样的复杂情况挑战,这是程度问题,它依赖于科学发展的阶段”。舍弗尔指出,“地理学是区域差异的研究”的说法是描述现象本身,离开对一般法则的抽象研究,只能使地理学停留在十分幼稚的阶段,是方法论的歧途(Schafer, 1953)。
  6. 在实证分析中,必须依靠事实,归纳事实。现代实证主义地理学常用的模式是“经验-统计-归纳”,这个模式的分析意味着精确的数据分析,它可能是地图方法表达的,如给出世界水资源图,也可能是统计模型表达的。无论何种表达,理论最需要的是能涵盖精确统计的研究典型化事实的规则。
  7. 其常用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包括概率分布、一般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投入-产出模型、主成分分析和主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网络分析、马尔科夫链模型、控制论模型等。上述方法又可以概括为数理统计、控制论与规划论三种类型。此外,现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也为实证主义地理学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方法和手段。
  8. 在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提出和发展了下述5个经典理论:
    1. 农业区位论:土地利用是土地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运输成本的函数,若假定土地对所有产品都同样能生产,则运送一定产品的费用越大,那么在一定价格上接近市场的农户生产这种产品所获的利润也越大。得出如下可检验假设:即围绕一个城市区的中心有一种土地利用的带状组织;地价随着离城市中心的距离降低;人口密度随着离城市中心的距离减少(Chisholm, 1979;Berry and Horton, 1970)。
    2.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企业根据什么原则被吸引到特定地方,从而获得最大利益(获得最大利益的地方是最佳区位)的理论。
    3.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为腹地人口提供服务的聚落规模、功能和空间分布的种理论。最初由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提出。
    4. 城市社区理论:社会尤其是高级城市社会,可以分为各种经济地位群体(常称为阶级)、伦理群体和形形色色的利益群体,这些群体的成员由于各种社会和经济原因而愿意居住于城市区的各单独部分,并尽量减少阶级之间和群体之间的接触。
    5.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假定两城市中心之间人口移动必然和它们居民数的乘积成正比,而和其间的距离成反比。发展成为一个普遍假设:一个人离信息的源地越远,他所了解这个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小,或者这个信息到达他那里就越迟。这个假设已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关联域中(Clif et al., 1981)。
  9. 在实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定量化技术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得力研究工具具体表现在:
    1. 描述定量化;
    2. 为研究人文地理中的复杂现象(如人地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3. 利用数学模型为科学决策提供方案;
    4. 为科学预测提供定量化手段,如在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发展问题。
  10. 实证主义的理论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即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而在人本主义(humanism)者看来,单单注重规律的寻求而舍弃对独特性事物的探讨,恰恰忽视了这个大千世界的绝大部分事物,并且企图发现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是不可能的(Jones, 1956;Golledge and Amedeo, 1968)。
  11. 面对复杂的人地关系巨系统和纷繁的人文地理现象和事物,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和模型,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只具有相对性。
  12. 地理学的传统的实地考察方法,可以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内在规律。如果单凭数学模型,就有可能陷人数学游戏之中。

第三章 激进主义地理学

  1. 地理学不应是单纯学院式的,把自己孤立在“象牙塔里的科学。从事地理学研究的人员必须对政治敏感,并投身到创造一个公正补会的行动中去,而不是对现存社会进行改革,这就使人文地理学家开始意识到他们的研究工作应当转向社会问题,而传统的空间科学理论已不适合于这类研究工作。
  2. 20世纪70年代初,福克(Folke)正式提出了激进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地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与现实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机联系。“这些理论反映的仅仅是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和兴趣而已”。他认为社会科学都是由极为复杂的技术性的、同时也是描述性的理论所组成,与现实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机的联系。……对于社会问题,它不仅要能给出理论方案,而且要能为实践提供基础,“没有实践的理论不仅是无用的,而且也是不可想象的”(Folke, 1972)。
  3. 激进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存在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之中,并且这三个理论相互之间有所重叠,互为影响。
  4. 结构主义:霍克斯(Hawkcs)认为,结构主义基本上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这一思维方式中,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因此,结构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永恒的结构: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纳人其中,并由此得到它们的最终的本质。
  5. 结构主义是一种理性主义,这与实证主义是一种经验主义是完全相反的。结构主义历来就漠视经验事实,从认识论上说,结构主义认为事实不会自动呈现真理,知觉并不是获得知识的正确途径,所以从观察中抽象出来的东西并不必然符合现象背后的基本结构的本质。
  6. 知识是通过理智的再创造作用而产生的,概念化过程是和观察同时发生并且指引着观察的。结构主义是一种整体主义,一些结构主义的思想家都深受有机论思维方式的影响,强调整体性、集体性和社会性。
  7. 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理论,认为基础结构包含一系列的经济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者寻求对经济基础的认知,并使之与上层建筑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大多忽视与深层结构有关的问题他们把目光集中在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以唯物主义为基础,断言下部结构由一系列经济过程所构成,无论何时何地,上部结构的表现是下部结构运转的反映,而其社会环境是以前运转的反映,由此推导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理论来解释各种特定的形式。
  8. 作为人文地理学理论基础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存在和发展,但是,社会存在却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却始终受社会存在所制约。
    2.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该原理主要用于分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地表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空间差异及其发展变化时,一定要始终把握住该国家、该地区的这一根本动力,而不要从社会外部(如自然条件)去寻找其动力。
    3. 关于社会形态的原理。这一原理首先要抓住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结构这一根本环节进行研究和分析,决不能把各种人文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基本结构平列起来看待。
    4.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原理。在阶级社会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社会存在。个人因素都存在社会根源。人们分属于各种各样的社会集团而阶级的存在便是人们最基本的区分。阶级斗争,是互相对立的阶级基于经济利益的冲突而发生的斗争。它是一切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和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世界及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9. 哈维(1973)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供了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思路不是从控制生产方式者的角度·····而是从对资本主义权力结构构成威胁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有助于对具有多方面不平等现象的现行体制起源的理解,还为避免不平等现象的发生提供了选择的措施。
  10. 现实主义哲学来源于三个不同领域:
    1. 经验主义领域。它主要考察所接触的世界。
    2. 实际(actual)领域。它把经验和事实等同起来,认为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3. 现实(real)领域。关注于无法直接接触的结构,认为这些结构包含了事件发生的原因。
  11. 哈维关注“导致资本主义灾难和危机的无法调和的矛盾”(Harvey,1982),认为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去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敏感的空间变动”一一地域扩展、不均衡的空间发展等都是资产阶级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的手段,全球危机会因资本主义制度本生的危机而到来。
  12. 地理学的激进运动,概括起来,共同反省两个问题:
    1. 必须重新认识地理学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他们认为,如果承认现有的传统的地理学理论体系,采取维持目前政治和思想意识现状,就谈不到从价值判断到自由的、政治上中立的地理科学,要想前进必须打破现状。
    2. 发起反越战运动和维护公民权利的运动。要进一步认识美国体制的矛盾、国内贫困化以及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尖锐化,传统的地理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无能为力。因此,激进运动就是要恢复地理学的“社会的有效性”。
  13. 概括起来,激进主义地理学的主要观点有:
    1. 对于上层建筑中空间组织模式和社会环境的解释只有通过对经济基础的认识来获得;
    2. 这些经济基础往往也是无法直接理解的,它必须通过对上层建筑的研究来理解。
  14. 与之相对的“广泛性”(extensive)研究,试图通过大范围的研究来排除特性行为,而集中性的研究则把特性行为视作可能的条件与必要的联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目标就是要删除其中必要的联系(Massey and Meegan,1985)。
  15. 泰勒(1981,1982)关于层域(scale)提出了三个划分:
    1. 全球经济,现实的层次,指的是资本主义的全球性;
    2. 地方经济,体验的层次,指的是人们每天的生活,它并不直接与资本发生关系;
    3. 意识形态,它是联系现实与体验的纽带(Taylor, 1981, 1982)。
  16. 吉登斯(1984)认为:“地方性可以有不同的规模,从几间房到数国的领土,它们提供了使相互作用得以组织起来的地方,因此,地方性是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背景”,因而结构性是一个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过程。地方概念的引人使社会联系与空间结构的结合成为可能。正是对生活及其结构和重组背景的地方性的认识,使地理化的社会理论和重建地理学得到发展。
  17. 马西(Massay,1984)提出“地方性”(locality)的概念,以补“地方”在空间和社会含义上的模糊性。……要弄懂工业的区位模式需要考察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间的关系。当地的社会结构是根据劳动组织过程的变化而变化的。
  18. 地理研究需要解决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一方面是区域间不平衡发展和区域间相互依存的主次系统,另一方面是各个地方的特性。“地区”是“绝大多数市民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并且在这一空间中他们的公民权利得以肯定”,已经成为学科的中心问题。
  19. 地方性是指利用空间来提供相互作用的地方,这种相互作用的地方反过来对说明它的背景是极其重要的,地方性为社会机构提供了重要的稳定基础。
  20. 哈维认为:“后现代主义在对待差别,沟通困难,以及利益、文化、地方诸如此类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异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现代主义在总括式语言、总括式理论和总括叙述方面,却掩盖了重要的差异,并且没有关注意义重大的分离性和细节”。哈维同意对“历史主义”的批评,但他不愿意抛弃某些总括式叙述,尤其是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1.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认为,实证主义的空间分析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错误:
    1. 当前的地理事实被无条件地划作空间形态,而不是社会形态,于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得到进一步肯定。例如,人文地理学家可以根据阶级和种族编制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图,可是他们从来不去研究导致这些社会不公正和区域不平衡的地理分布的政治和经济过程。
    2. 尽管自称实证主义在科学上是客观的,但这些空间分析却致力于提供“对社会有用的结果”,即为资本服务的“空间技术”。例如,区位分析为工厂寻找最有效率的区位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传统上对“有效率区位”所下的、以阶级观念为出发点、带有浓厚经济色彩的定义。
    3. 实证主义的空间分析所追求的是所谓普遍空间规律,但该规律乃是子虚乌有,事实上在不同社会中必定会得到不同的空间格局(顾朝林等,1999)。
  2. 反映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上,它正面探索了城市内人地关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即: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或最低限度可以说不是合理性的),个人的心理价值和感应都可以影响空间的形式。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空间分析学派过分偏重客观和数量化,往往忽略了社会现实的限制,显得过于理想化。同时,淡化研究者的立场,运用大量统计分析手段,寻找非理性中的规律(Castall,1975)。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发展了价值关系借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再生产中表现的中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资本论》)。
  4. 广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恩格斯,《反杜林论》)。
  5. 由于资本增长的驱动,一方面造成工人实际工资和福利的下降,另一方面导致整个经济系统中资本的进一步积累。这种分析是采用积极的批评代替以往对空间不平等现象消极看法。……同时他也认为城市化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资本积累导致生产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另一方面阶级斗争导致受剥削、受压迫的工人阶级在同一个地方的大量集中,形成社会的极化和空间分异现象(哈维《社会公正与城市》)。
  6.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理论不同意把空间概念仅仅等同于场或者容器,因为如果这样会使地理学家一味去考察抽象的空间形式和进程,从而脱离产生这些空间形式和过程的具体社会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者则称持这种空间理论者为“空间崇拜者”(spatial fetishism)(Anderson,1973)。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对于空间的重构试图超越物理进程提出空间的相对概念。
  7.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将地理学与革命理论结合在一起:地理大发现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地方,使正在“垂死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8.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者尽管表现了对受剥削、受歧视阶层的同情,但他们作为资产阶级的一部分绝不会真正为受剥削、受歧视阶层创立革命理论和鼓励革命行动,至多只是希望权力当局通过政策和法规的改变对统治手段加以改良来平息或减缓目益激烈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冲突。

第五章 结构主义地理学

  1.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某些社会组织的模式和行为都由人类心理建造而成,文化是内部(心理) 结构的投影。人类心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性,即倾向于分类。结构具有封闭性和整体性,整体优于部分,结构通过差异而达到可理解性。
  2. 它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系统的理解上:
    1. 无词项系统,即城市文化作为一个文本,无论是建筑语言,还是生活语言,都不是一个“实体”,唯一的实在是词素和结构;
    2. 无主体系统,即城市的建筑体制或生活结构等不但不依赖于人,相反却支配人的生活;
    3. 无事物系统,即指结构非与一个固定的对象“所指”相对应,如具体的建筑物是可以置换的,而结构却可以不变。
  3. 美国地理学家邓肯和莱在对结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进行评价时指出:“结构主义地理学家把入能为非决策者,是社会结构赋予了个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致使个人可以我行这种结构的意志。”“各阶层都被赋予了一种个人看来使整体本身内在的思想或意识形式。”“在特定的阶层中,可以把人的变化看成为只是根据他们在该阶层中的位置的变化,因为在这种特定的阶层中,个人行为和思维均被标准化了”。
  4. 结构主义并不是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出发来倡导主体移心论的,而是从结构出发来反主体性的,同时又把结构看做是源于人的心智的产物。因此,它和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不同,只是竭力避免从单个的主体性出发,主张从集体的、社会的主体性出发,实际上是以集体的主体性去代替存在主义的个人主观性(张祖林等,1996)。

第六章 行为主义地理学

  1. 行为主义地理学研究的行为是指以环境知觉为基础的“人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这种行为是在对外在环境信息进行知觉、评价(包括判断和选择)后作出决策而引起的。它包括知觉-认识-筛选-决策-行为的整个过程”(沃姆斯利等,1988)。
  2. 《人文地理学辞典》(Johnston,1994)中将行为地理学解释为:人文地理学中的心理学方向的转向,在协调环境和空间行为的关系时强调认知和决策变量的作用。基本内容包括:
    1. 探讨与经济和空间理性人的概念有所不同的人类模型;
    2. 环境的概念不是指客观的物体,而是人的决策与行动发生的地方;
    3. 侧重对人类行为与物质环境的过程性解释而不是结构性解释;
    4. 侧重研究分散的个人与小团体,展示心理、社会及其他方面的人类的决策与行动理论的空间特征;
    5. 探讨新的资料来源和处理方法;
    6. 力求跨学科结合去发展理论和解决问题。
  3. 空间分析学派追求对空间组织模式的描述和追求距离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结果的解释,过分偏重客观和数量化,仅仅以行为的假设为依据,而不重视调查推理,只是说明了世界看起来像什么,并没有理解人们行为的原因及其如何构建空间组织;另一方面,传统人文地理学派认为实证主义的空间分析学派不仅割裂了“新”和“老”的人文地理学内在联系,而且还在空间分析中提出错误的空间模式,他们期待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
  4. 行为主义地理学早期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即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剔除掉一切外在的、虚假的成分,使事物呈现其固有的本性。反映到地理研究上,就是从正面探索人地关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即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行为选择并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但应是最满意的,个人的心理价值和感应都是可以影响空间形式的,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行为学派对空间分析做了有益的补充和批判。但是,行为主义的观点往往还是忽略了社会现实的限制,显得过于理想化。研究者仍然保持客观的立场,并动用了大量统计分析的手段寻找非理性中有规律性的东西(许学强等,1988)。
  5. 行为主义地理学采用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提高了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行为结果的正确性;行为主义地理学强调对行为的过程性研究,而不是仅仅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形态描述。行为主义学派和空间分析学派的不同在于它强调对行为的过程性研究远胜于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结构解释和形态描述(Johnston, 1991)。
  6. 空间行为通常是人们在认识基础之上进行判断选择而采取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人类的各种空间活动很少是随意作出的,通常都是遵循某种规则和思路进行的有组织的空间行动。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用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相应的人地关系模型,以弥补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数量方法对这些问题解释的偏颇。欧美等国学者为此建立的主要模型有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模型、城市生活行为模型、消费者行为模型、区位决策模型、空间位移行为模型等(金其铭等,1997)。
  8. 林奇认为,心智图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这五个要素间强度和丰度的不同将构成城市和区域的框架结构,具体反映到头脑中就形成一个特定区域的心智图(Lynch,1960)。
    1. 路线(pathes):是区域和城市的道路网络系统;
    2. 边缘 (edges):指城市和区域的线状边缘;
    3. 结节点(nodes):主要的交接点和事物的交换点;
    4. 分区(districks):省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
    5. 地方标志(landmarks):是规模比市中心小的一些功能点。
  9. 行为主义地理学主要是通过对过程的归纳得出普遍的结论,其研究方法主要借助于推理,用推理来解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空间模式,然后再通过环境规划来修正人类空间行为。
  10. 高尔德认为该方法建立在四个假设基础之上:
    1. 个人行为环境是他们自己感知的,而且很可能不同于现实世界;
    2. 人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不断反映环境和塑造环境;
    3. 研究集中于个人,而不是群体;
    4. 行为主义地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在这个总体框架内,虽然研究方法在不断变化,但其总体方向是不变的(Gold,1980)。
  11. 普雷德提出了行为矩阵的概念,它的两轴一个表示可用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另一个表示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最全、最理性的决策者位于右下角。由于信息流的性质和重要性,在前一轴上的位置部分地取决于决策者的空间地位,第二个轴上的位置则反映了愿望程度、经验以及个人所归属的团体的准则。矩阵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不同的人决策的情况也因此不同。显然,处在同一位置的两个人,其行动的基础和方式也可能不一样。同时,决策将因个人处于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变化。

第七章 人文主义地理学

  1. 段义孚认为:地理现象是“人类的镜子”,揭示了人类生存及其斗争的本质,通过对景观(Landscape)的研究,就能了解某一社会环境下由各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的本质,就如同通过艺术和文学来揭示人类的生活一样。……人文主义地理学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地理行为及其空间和地方的感受和意念,就可以了解人类世界(Tuan,1971)。
  2. 现象学方法对人文主义地理学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著名的地理学家西蒙指出:现象学有可能在历史、文化和人性的临近带揭示出“时空”的本质问题。他将这种本质问题描述为“地点芭蕾”(Seamon, 1979),但是这种本质问题有时并不能被所有人认识。
  3. 波科克(Pocock)曾经指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可验证性是一种直觉的形式”,“人本主义的解释是否符合我们自己以及别人的经验,是不能用实证主义的标准验证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对人类生活及指示的社会维护具有强烈的感受。他们承认,价值不仅是内心感受的问题,也不像任何城镇的人口和经纬度一样是清楚可见、明白无误的。然而,人本主义的研究似乎极少能得出在价值方面可验证的东西,只是一种感觉和经验的汇集。
  4. 哈特向认为地理学是“关联科学”,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有关联的特征加以汇合,以提供关于一个地方即一个区城的完整描述,该地方或区域是可以根据这些特征的独特组合予以辨认的。
  5. 哈维将空间分为绝对空间、相对空间与关系空间三种空间观念,并且认为关于空间性质的哲学问题并没有哲学上的解答,解答在于人的实践,空间意义的决定还是要归结到人的社会实践上(Harvey,1973)。
  6. 对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来说,空间代表着一个意念网络,这个意念网络连接了客观物体及意识。从大范围上来说,空间代表的是一个有共同意义和价值群体的区域,譬如邻里空间和国土空间。它不是抽象的地理空间,而是在人类意识和目标基础上定义的空间,是人类与世界初始接触的“具体”空间,通过人的意念和意义等途径形成地方。
  7. 雷尔夫认为:地方“并非来自其位置,也不是来自其服务的功能,亦非来自于居住其中的社群,或是肤浅俗世的经验。地方的本质主要在于,地方是为人类存在之奥秘中心的、无自我意识的意向性(unselfconscious intentionality)。地方是被意向定义的对象,或是事物群体之脉络背景,它们自己可以成为意向的对象”(Relph,1976)。
  8. 雷尔夫等认为:“艺术品、建筑和城市之所以是地方,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将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中心”,“地方是在世界中活动的人类的反映通过人类的各种活动,赋予空间以意义,地方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在提供所有的人类活动背景的同时,给个人或集体以安全感或身份感(place identity)”。
  9. 人类地方有大有小,如一个火炉旁边的椅子,一个省份或国家。较小的地方,可通过人类的直接感受来感知,包括嗅觉或触觉等,较大的地方,如一个国家,在多数人的直接感受之外,但通过艺术、教育或政治等象征性的意义也可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地理学

  1. “所有的流动和不确定性创造了新的社会空间,一系列的新式方法被应用在工业组织中,政治和社会生活也在进行重塑。这些实验表征了向一种全新的积累方式的转变,同时伴随一个全然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管理系统的形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开始进入到一个与福特主义的僵化模式相对的更富弹性的积累过程。
  2. 菲勒:后现代主义是关于整个人类世界的一种思考方式,其出发点之一是以谦逊、折中的态度和实际存在的材料代替试图囊括一切的大理论传统,强调无秩序性、非连贯性、去中心性,同时也强调各现象、事件、进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后现代主义地理学面临的不是地理对象的变更,而是研究态度的转变,例如,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对不同性别、阶层、种族的人群差异的重视,以及他们在社会时空作用过程中不同的参与经历的认同。
  3. 解构(deconstruction)是一种关于文本阅读的方法论。解构的目的并非要颠倒符号的价值,而是想通过颠覆二元结构中的等级对立关系,使处于边缘或受排斥地位的能指或这类主体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机会获得公开的表达和展示由此重建二元结构中的新含义。它所挑战的是维系语言、社会及政治等级体系的有关现代制度和公共权威。
  4. 解构是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它实现了对内在结构的否定,突出了个体的主观意识。后现代地理学旨在运用解构实现一种超越现代性的重构。通过对地理理论与实践对象的解释与再解释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走向了开放的多元对话模式(Dear,1986)。
  5. 哈维通过对资本主义时代时空的历史地理学考虑,说明有四个因素会影响到时一空概念及其相关实践的改变:
    1. 先进的传播和运输技术;
    2. 分配过程不断增加的合理性;
    3. 加速通货运行水平或世界水平的货币市场;
    4. 在某些地理地方(如城市、民族、地区等)里不断减少的资本空间关联。
  6. 鲍曼认为,“时-空压缩’这一术语概括了目前正在进行的人类状况参数的多层面改变”。哈维同样将现代性在时-空向度的变化概括为“时-空压缩”。哈维认为,现代性改变了时间与空间的表现形式并进而改变了我们经历与理解时间与空间的方式。而由现代性促进的时-空压缩过程,在后现代时期已被大大加速,迈向时空压缩的强化阶段。
  7. 强大的发明潮流,集中聚焦在加快和快速的周转时间上。决策的时间域缩短了,而且生活方式的风尚变换迅速。这一切伴随了空间关系的激烈重组、空间障碍的进一步消除,以及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地理结构浮现。这些事件,引发了强烈的时空压缩的感受,影响了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每个面向。
  8. 多元差异的规划理念反对理论化的纯物质性表现方式,“用多元的含义把城市各部分、各单元组合起来并试图借助折中、复杂性、矛盾性以及不确定性,集中反映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综合体系”。
  9. “现代性”的特征还在于建立在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来评判一切。因此,人们坚信,对于自然世界,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并且以“合理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为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
  10. 在全球化研究中,要抛弃传统的二分法概念,不要只是简单地把全球化的结果分为两种对立的状态如“同质/异质”、“整合/解体”,“统一/多样”等。他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由此而产生的新现象、新问题是传统的古典社会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目前的全球文化应该是体现文化的多元化,即使在将来,统一的全球文化也是前景渺茫,应该肯定多元文化的并存。
  11. 勒菲弗(1979)认为:由空间中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乃是源于生产力自身的成长,以及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直接介人。这种知识最后成为有关空间的知识,成为空间的整体信息。空间转换成为政治的符号。至此,学者们开始刮目相待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给予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

第十章 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地理学

  1. 资本积累过程和与之相关的调控难题总是以“区域”、“地方”和“特定尺度”的形式清晰的表现出来(Harvey,1989;Massey,1985;Smith,1984)因此,不论它是集聚经济,还是区域生产系统、基础设施配套、交通和通信网络或是劳动力空间分异,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通过特定的时空模式——特定的区域、地方和尺度的生产力集结来组织生产(Swyngedouw,1992;Storper and Walker,1989)。只有在这种意义上,资本主义的长期生存才被设想为“空间生产”(Lefebvre,1991)。
  2. 新自由主义通过以下七种方式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它们是:
    1. 规格化与“增长第一”的城市开发策略并列。
    2. 竞争市场既追求效率也希望“公平”。
    3. 紧缩公共部门。重视精干政府、私有化和非规则化,通过制度安排、不均衡发展、社会再分配、经济权利或公共投资政策达到追求经济增长。
    4. 摈弃社会福利制度。与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供应政策相反,要求城市政府积极地审视投资和促进就业机会,避免弱势群体在竞争中被抛弃。
    5. 新地方开发极限。虽然新自由主义提倡创新、学习和开放性,但它却与有限的资本资助、地点提升、供给方于预、中心城市更新和地方繁荣等相关政策相混合。这种鸡尾酒式的疗法反映出城市在竞争压力下是有限空间的开发,而不是无限的扩张。
    6. 无情的制度。国家和超国家政府根据经济潜力和管制能力决定资本的流向,并通过竞争组成区位制度,在面对无能力时通过恶意忽视、资金流排外和地方干部更迭来惩罚失败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受到深层冲击的贫困和社会排斥地带可能已经成为新自由主义不再进行开发的地区。
    7. 新城市贫困化。城市作为经济矛盾、管治失败和社会衰落的关键地点,由于上述福利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培育正导致工作和非工作的贫困者的再城市化。因此,新自由主义政策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第十一章 现代区域研究学派

  1. 熊彼得理论:经济发展是对既有的经济格局(循环流动)的一种突破,突破力量来自企业家的创新,随着创新活动,新的投资领域将得到开拓从而经济发展将跳跃地、间歇地前进。创新的间歇出现,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也促成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储蓄是否充裕,而在于是否有作出投资决策的创新精神。
  2. 克那波(Knapp,1986)曾经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初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与出口相关的城市制造业部门所决定,新型工业引起的技术变革以及贸易增长所得的资本积累推动城市经济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起飞。这种城市经济增长模式被划分为四个阶段:
    1. 初级城市化阶段。城镇仅向其腹地投资促进地方农业区货物贸易,增加资本积累。
    2. 起飞阶段。城镇通过输入资本引进新制造业部门加工本地资源,待主导工业部门形成后导致经济起飞。
    3. 第三产业增长阶段。当服务业被现存的制造业吸引时,引起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
    4. 第四产业增长阶段。服务业和行政职能开始取代制造业,并导致经济稳定增长。这里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保险、金融、贸易和房地产称为第三产业;将教育、管理、医疗、卫生、游憩和研究等称为第四产业。
  3. 原苏联及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作了补充和发展,最后发展的生产-居民点区域综合体理论。其主要观点为:
    1. 在一定区域内,把各种不同等级的居民点,包括城市(群)、城镇与农村居民点(集体农庄和国有农场),在区域生产的基础上,组合成统一的、新型的人口分布体系组群式居民点体系。区域生产综合体对居民点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区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使综合体内的各居民点之间功能联系加强,在区域生产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成完整的居民点体系,因此,常把居民点体系称为生产居民点区域综合体,它是区域生产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区域生产综合体是一种包括所有经济因素的综合性体系,其中的各个居民点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质的联系,组成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它们在社会上和经济上是能动的和有组织的,它们的组织是以各种相对持久的职能上的相互联系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形式是人口小商品、资金、技术和信息流通。
    3. 计划经济体制是充分实现区域生产综合体全部优越性的必要条件计划经济的“综合平衡”可以将各个生产部门与服务部门组成最佳布局形式并与居民点布局紧密结合,从而使区域人口居住在一个统一的经济整体中,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各种物质耗费,提高区域性和基础性设施的利用率。各生产部门与居民点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将获得较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宏观经济效益。
    4. 生产-居民点区域综合体的功能空间组织,是以合理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在劳动地域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将形成各级经济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多种级别和类型。
  4. 迈达尔理论认为:随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生产分布上必然会产生两种趋势,即生产向某些地区集中的极化趋势和生产向广大地区分散的扩展趋势;前者受极化效应支配,后者为滴流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原理,处在高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在于预防经济结构老化,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应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或外溢出来的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并尽量争取外援,从最低的发展梯度向上攀登,进入先进行列。
  5. 弗雷德曼(Friedmann,1966)将上述经济现象描述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他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四种类型区:
    1. 核心区。为新工业和技术革新发生地。
    2. 上进过渡区。为投资增加,农业生产力提高,移人人口多于移出人口的地区。
    3. 后进过渡区。为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很低,青壮年劳动力移出的地区。
    4. 资源边际区。能与核心区合作无间,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最终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衰退的地区。
  6. 依据增长极核理论,弗雷德曼总结了一套区域开发模式。他认为,区域发展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 地方中心比较独立。没有城市等级体系,为工业发展之前的典型结构,每一个城市都独占一个小区域中心,形成平衡静止状态。
    2. 区域核心城市出现。这是工业化初期的典型现象,全国经济则形成一个城市区,极化作用很强。
    3. 强有力的区域副中心城市出现。工业化趋于成熟时期。由于次级核心形成,整个区域形成大小不等的城市区域,但极化作用仍然大于滴流作用。
    4. 有机联系的城市体系形成。全区域经济融为一体,区位效能充分发挥,最具成长潜力时期。
  7.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生产,将劳动密集型生产转移出去。有学者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术语来描述制造业由传统工业国的核心(core)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边缘”(global periphery)转移的经济现象。

第十二章 城市研究学派

  1. 在中国,城市地理学界长期将伯吉斯同心圆模型和霍依特扇形模型作为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理论基础,城市生态学界则注重城市自然生态与环境的研究。鉴于近年来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过程、城市流动人口等正在加速改变我国现行的城市社会结构。据此把城市社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生态学研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2. 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人的需要和偏好是历史的偶然事件是不可知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具有三个明显的特性:
    1. 强调社会表象和社会实际之间的明显差距;
    2. 采用分析和评注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3. 辩证的方法。
  3. 进行经济分析时,新古典经济学有四个假设:
    1. 商品生产和服务业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
    2. 所有的家庭和公司都能得到理想的信息;
    3. 依据这些信息,家庭能得到充分的设施,公司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4. 假定生产具有弹性,生产要素能很容易地被相互交换。
  4.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上,消灭城乡差别一直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城市发展方针长期被确定为“控制大城市发展,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城市经济发展脱离了固有的集聚与扩散规律,导致生产力布局的分散和经济效益的低下。
  5. 为什么地理学家要涉及社会的性别结构?在城市地理学中,强调性别作用的社会建设能导致我们解决一系列新问题,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工作中更是如此。例如:
    1. 它能导致我们跳出当代资本主义主要的城市再生产方式(major urban mode of reproduction)。
    2. 它促使我们注意历史上某些再生产方式以及某些隐含在城市空间的意识形态的作用。
    3. 它也使我们检查传统的阶级划分。工人阶级内部性别分化是否比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历具有更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意义。
    4. 它重新指出了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生产、消费、再生产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资本主义世界,女权主义比历史唯物主义对城市地理学的影响要深远得多,这主要因为女权主义更强调它们的方法来自不同方面的知识结构(Spender,1981)。

第十三章 新经济地理学

  1. 克鲁格曼模型的核心是:人们向城市集中是由于这里较高的工资和多样化的商品,而工厂在城市集中是因为这里能够为他们的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
  2. 地方经济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这种假设常被用来解释城市的规模和形态,其中包括克利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阿朗索的城市地租模型等。按照克鲁格曼的说法城市规模是空间自组织的表现形式,这也说明经济景观体现了随机增长的规律。
  3. “新经济地理学”的另一个缺陷是没有意识到技术对经济过程的重要性从外部性上来讲,“新经济地理学”强调的是资本外部性而不是技术外部性。因此,建立在技术溢出的外部性的重要意义在“新经济地理学”中没有得到重视。相反,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经济地理学家开始研究技术对促进产业增长、区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如区域产业发展被认为是本土的过程等.而克鲁格曼将外在经济和区域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对产业地理学进行了一次不小的修正。
  4. 按照拓扑学上的4个前提条件闭合区域、网络、流和位置看,将有四个主要研究领域统治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地理学家可能已经实践了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实践。
    1. 第一个研究领域采用“非正统但却被广泛构建的方法,在流通中处理国家与州及多国之间的合作、国际竞争、国际政体、规则理论的第三次浪潮、管理体制等”。这个领域基本上是“经济学的”。
    2. 第二个领域的工作与网络的前提相对应,关注于“社会的”决定因素包括对网络化企业的自组织、知识区域、货币网络和种族之间的商业网络的研究等方面。该领域主要是以“实用主义、结构主义和种族地理等”方法为基础。
    3. 第三个领域的工作,建立在流的前提条件下,主要关注“文化的”决定因素,研究“像团体、个人和需求以及身份和情感等问题”,其方法包括“符号学、对谈话的分析、肖像学和种族地理学”。
    4. 第四个领域的工作是赛伯空间地理学(Syber geography),方法包括后结构主义和一些“流”(flow)研究的方法。

各国地理学发展&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1. 空间偏好(spatial preference)似乎明显地带有一个与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不同而更为强烈的意义,即“空间行为”(spatial behaviour),对比曾经极度流行的“空间组织”(spatial organization)观念也是如此。
  2. 段义孚教授极有说服力及清楚地阐明了地点或“地方”(place)与空间(space)之不同,指明了“地点”是含有丰富意义的,因人们会对它产生感情,它也有其特性或“地点的身份特色”。它除了为人们提供生活空间外,也是人们价值观念及经验的汇集点。在一个地点的人是能在该地发挥重大作用.影响该地的发展,但他们也同时会受到外界的大环境(包括历史、社会、经济制度及主要文化取向)的支配,也会被动地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及人际关系系统的影响。一个地点的人的行动、思想、经验以及人们赋予该地的意义与价值,总是在不停地“变为”该地的一部分,它们的产生是地域的宏观和微观因素互动的结果,特别是地方情况对外界大环境反应的结果。
  3. “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其观点“大多与一定的专门的学科有联系。”
  4. 关于整体。结构主义者认为,注重整体是研究事物本质的唯一途径,而事物的部分或因子仅是通向研究事物本质的要素。单独的部分之所以有其自身的意义和功能,有其自身的确定性,是因为它的所有的一切都归属于整体,都唯其参照“整体”才能够表现出来。换句话说,脱离了整体,任何部分就无意义可言。
  5. 关于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特征相比,关系的涵盖面更广,其内容更丰富。它不仅紧密相关某研究对象的整体与部分,而且统摄宇宙万物间的各种系统。结构主义者相信,现实的本质并不单独地存在于某种时空中,而总是表现于此物与它物间的关系之中。
  6. 关于消解主体。“消解主体”与其说是结构主义的一种思想,不如说是上述的两个特征的结果。所谓“消解主体”,其意是人失去了他是万物中心的位置;人不再是测量万物的主人,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
  7. 关于自调节。“自调节”是结构主义者在解释系统之所以存在时所认定的根本原因。自调节具有两个相连的功能。其一是维护,其二是关闭。如上所述,尽管部分的意义和重要性只能依赖于整体性的系统,但整体并不是空中的飞来之物;它不仅要求诸个部分的有机集合,而且时时需要各个部分在集合过程中去维护它的“生命”。
  8. 关于转换。转换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如依据上述四点,似乎认为结构主义在本质上是静态性的,但实际上,结构主义者所提倡的转换其性质则是强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变化的动态性。
  9. 结构主义方法论最基本的要素。索绪尔(Saussure)对结构主义方法论的贡献包括如下:
    1. 从对“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的区分中发出分析结构的方法。
    2. 从对能指和所指的区分中引发出对“意义”的追求。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要求相比,结构主义者更感兴趣的是事实背后的意义(meanings),而不是事实自身。
    3. 从对共时分析的追求引发出在特定时空中的定性研究法。共时分析是结构主义者最喜欢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10. 中心本体的这种奇怪的不存在的存在方式——而且是永恒的存在方式,或德里达所称的“缺场”的“在场”,不论它看上去多么矛盾,却成了几千年西方思想的灵感源泉,关于“理式”、“本体”、“终极目的”、“绝对精神”、“主体”、“第一推动力”、“第一性”等的所有思想体系,无一不是这个“中心”叙事的展开。
  11. 从后结构主义观点看,不管中心概念如何牢固,如何深入人的无意识之中,其历史如何悠久,它毕竟只是一种虚拟的存在,关系的产物,无限结构之网中的一项。
  12. 如果说结构对中心的需要说明了结构本身的结构性或自由游戏性,那么中心的那种永远缺场的“在场性”恰恰说明:对于自由游戏活动中心只能是一种零限制,或“中心”本身就置身于自由游戏当中。
  13. 后结构主义到底有些什么不同于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呢?
    1. 第一,结构主义崇尚理性,而后结构主义则致力于批判企图凭借对客观和理性的确信来恢复认识世界秩序的西欧形而上学的根深蒂固的传统。
    2. 第二,后结构主义试图恢复被结构主义忽略了的非理性事物和伦理性事物。
    3. 第三,结构主义者严格追逐一种逻辑探究,而后结构主义者则不信仰逻辑而深刻渗透到语言和文学的本质中去。
    4. 第四,结构主义者把语言学当作一种模式,并企图发展能说明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意义的“文法”,他们精心推敲着理论上的元语言以说明本文的现象……
  14. 理性是人类借以使自己从自然以及人类自己所虚构的神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本质力量。人类运用自身的理性认识自然,依靠自己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摆脱了自然的奴役,确立了自己相对于自然的主体地位。理性及其物化形式-科学技术由于其巨大的力量而备受尊崇。
  15. 理性至上的现代主义过分强调对现实的、经验的存在的关注,而人类的情感、意志、主观性等被完全或部分地排除在人类理性所建立起来的科学世界的大门之外。在科学技术理性的支配下,人的视线被控制在物质的、现实的层面上,情感、意志等属于人类心灵的东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可见,现代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对人类理性的信仰,对自然的技术征服与控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