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

作者:(美)段义孚
翻译:宋秀葵,陈金凤,张盼盼
出版地:上海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ISBN:978-7-5327-8291-8

Yi-Fu Tuan
Humanist Geography: An Individual’s Search for Meaning
George F. Thompson Publishing, L. L. C.
2019

文学名著·译文经典: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精装)【图片价格品牌评论】-京东

内容摘要:

“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1930年,段义孚(Yi-fu Tuan)出生于中国天津,先后在中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就读小学和中学,在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获得地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在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多年。自1984年至1998年正式退休期间,他曾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别以约翰·K.赖特地理学教授和维拉斯地理研究教授的身份担任讲座教授。段教授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美国地方中心的创始董事会成员,并于2012年获得著名的瓦特琳·路德国际地理学奖,该奖是地理学界的最高奖项。段义孚认为:“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研究客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之生存为核心,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研究重点置于人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和环境的社会建构,强调人性、人情、意义、价值和目的,关注人的终极命运,进而发现人类在生态整体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他作为地理学家所认识和经历的一切的见证,书中他反思了之前所有作品的内容,并将其重新呈现。

原文摘录:

  1.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两个部分——个人和共同体——彼此有些矛盾。某种程度上,我若注重个体,便会淡化共同体,反之亦然。另一对众所周知的反义词来自人以不同规模形成共同体的事实。
  2. 规模的一端是地方和社群,另一端是世界和世界主义。前者(地方和社群)产生强烈的共同体自我意识和“我们与他们”的心态,在历史上,这往往会导致冲突。
  3. 世界主义在促进个人取得卓越和最高成就的同时,也会不经意间践踏地方文化。
  4. 社群有利平等,在财富或社会声望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世界主义的社会在本质上等级分明,有许多优秀的金字塔,人们有希望在其中崛起。然而,能否充分发挥潜能取决于我的社会地位和继承的财产。因此,在世界主义的社会中,公正和平等的问题日益突出。
  5. 成年人力图确保孩子逐步形成极端的爱国主义,因为他们将其视作培养强烈的共同体意识的方法。
  6. 因为自始至终,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直都是这个问题一一人们在哪里生存以及为什么人们在世界的不同地方生存。
  7. 就像每一个理想的年轻人一样,我完全拥护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但与同龄人不同,即使在充满关怀的社会里,我也始终敏锐地意识到依旧存在的不公正现象。
  8. 乐观态度的表现之一,是我对进步观的坚持,我一次又一次地固守这个信念,即使在反证面前,也始终不愿放弃信念。我的坚持,或许只是赞同时间是有方向的一种偏见。
  9. 他们的领悟力会达到一定水平,而这个水平是由社会决定的,一旦达到这个水平,任何人都不会被鼓励再有所提升。在人们成长的最初阶段,进步原本是件好事,现在却走向尽头。超越这种社会规则被视为应受到谴责,是对社会凝聚力和稳定的威胁。
  10. 人文主义促进了自主个体的提升和进步。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一个真正优秀的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有足够的自信去独立思考和反省。独立思考和反省能充实自我并加深自我认知,这样的自我更为充盈、贤达,更能与他人进行卓有成效的交流。卓有成效的交流会促进友谊、增长知识并实现共赢项目的合作。由此实现的共赢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自我能够借此获得更高层面的幸福和成就。我描绘的是一个良性循环。
  11. 人与人之间视力上的差异足以影响人们的体育活动、驾车、开飞机,或许还会影响读书的快慢和舒适。辨别颜色是人类视觉的一个特性,但对色彩深浅及饱和度的敏感性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颜色悖论)。
  12. 人类生理上的独特性会造成相应的后果。……这些不一致的表现通常会因公共利益而被压抑,这是为了保持一种归属感。
  13. 其中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除了那些最世俗的事情,人们在任何其他事情上无法相互理解。失败的不是同局外人无法相互理解,这是可以理解的,而是与我们最熟悉的家庭和共同体成员无法相互理解。
  14. 人们感到他们生活在同一世界中,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用相同的语言来表达同一件事。
  15. 语言不仅将人类个体联结起来,还将人与环境联结起来,这两种联结对于人类生存是不可或缺的。
  16.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小空间里,包括视觉在内的人的所有感官,都能参与其中。……我们的故乡可能偶尔会以这样的形式呈现——教堂、集市和游乐场的组合,而不会以我们居住的房子或大楼的形式呈现,不会像感觉和记忆世界中的景象一样,随着时间流逝,变得跟身上的衣服一样熟悉(地方性)。
  17. 对物的依恋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尤其是儿童,他们会不自觉地对周围的这些物产生一种特殊的情结。为此,童年时的家比成年后住的地方会令人产生更深的情结(依恋)。
  18. 我们每晚都在家中抹去距离意识、忘记身份和自我,陷入令人精神焕发的沉睡之中。
  19. 离开公寓,开启一段长途旅行时,我会在门口驻足回望最后一眼。我看到:沙发上我经常坐的地方有了轻微的陷,那堆还没读的杂志,蒂芙尼阅读灯,樱桃木的餐桌,架子上成排的书、唱片和 DVD光盘。令我欣慰的是,当我回来时,它们原封不动,就像在等我归来一样,只是表面覆了一层薄薄的灰尘,诉说着已逝的光阴。
  20. 停止呼吸后,那个在世间多逗留一会儿的“我”并不是这具尸体,而是我的房子,是这些独特的摆设:家具、书、画和一些小玩意儿,这才是我,在没有家之前,我也是支离破碎的。
  21. 农民必须不断围绕土地和天气与自然抗争。群体的努力针对自然,群体联结的结果也很明显:形成密集的村庄、工作团队、集体盛会及共同信仰,并且人们会偶尔聚在树荫下休息,闲聊八卦。
  22. 彼得·拉斯利特 (Peter Laslett)曾指出,在前现代时期的世界,“人类中更可怕的暴君、杀人犯和恶棍是嫉妒的丈夫、怨恨的妻子、控制欲强的父母和缺乏教养的孩子……男人、女人和孩子必须长期非常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才能产生情感力量,使得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或拉辛的那些悲剧作品得以问世”。
  23. 太阳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太阳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向导,也是远方的指挥女神,使人在平凡中提升,给人以安慰以及精神的强大。
  24. 城市从一开始就是世界主义的,并不是通过贸易和人口的逐渐增长而发展壮大的市场城镇,而是由天堂转到地上,或交替地看,从地上升到天堂。规划者寻找的是仅存于天堂里的秩序和可预见性——只存在于星体运转之中。最早的城市似乎已开始成为宇宙的仪式中心一一具有几何形状(正方形或长方形)朝向四个基本方位的庙宇和仪式场地。
  25. 建造这样一个中心,最基本的要求是了解天文学知识以及如何将人类组织成高效的劳动力队伍。这需要搬迁村庄,铲平山丘,填平山谷以及改道河流。地球上所有的不规则事物都必须为天堂的几何规则让路。一旦建成,人们会鱼贯而入,为宫殿庙宇及其统治集团服务。经过一段时间,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原建筑的仪式特征被淹没在具有经济生活特点的房屋、商店和街道之下。各种活动成倍增长,把原先的仪式中心变成了满是商人、店主和工匠的世俗世界。
  26. 帝国是世界主义和普世主义的。它视自己为“天下的一切”,谦逊些的说法是,它视自己为已知世界的中心。“天下”是中国人对其帝国的称谓。帝国,不论是中国、罗马还是印加帝国,都推崇统一。它们的主要城市有着相同的基本建筑群这些建筑呈网格状——街道呈矩形排列,这都是天国秩序的象征。
  27. 统一和平等的力量压制了代表物种特征的个体差异……文明一方面鼓励统一和平等,另一方面促进差异、等级秩序和个性发展。
  28. 农民以地方为中心,植根于土地农场和传统。商人则很少这样,为了在众多行业中站稳脚步他们必须甘于减弱与某个地方的联系,不断流动以寻求机会。……他们获得了一种线性的或定向的时间感,而非完全周期循环的时间感。
  29. (商人)偶尔的短暂分离能加深关系,分开期间,他们分别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下次见面时可以给予对方更多。在不具备地理距离的地方,保持一定距离的优势变成了对隐私的需要:自己的空间,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反思、提高、计划并尽情地做自己,也可以尽可能地调整自己不同的心情和形象。
  30. 对隐私的需求带来了对内心生活的渴望。
  31. 如何能使人的生活更有意义?人们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诸如“共同体”“邻居”这样的词受到了社会改革者和规划者的青睐,因为这类词能唤起前现代的归属感及合作意识。
  32. 最后,“个人主义”一词不再是个人潜能(包括智慧与优秀)的体现,而是单纯的利已主义。
  33. 州立医院恰巧为何塞提供了他真正需要的东西——秩序和自由,远离由癫痫和家庭生活的不安带来的迷惑和混乱。
  34. 医院就像一个大都市,不会评判和责备,超然于道德。
  35. 对于人类,更大的命题是不论他们联系得多诚恳、多持久,不管他们的群体有多大,阶段性的孤独感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共同的境况。
  36. 对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而言,“进步”的概念只不过是智力低下和政治腐败最后的避难所。但一味强调失败罪恶,可能物极必反,会使其更接近危机四伏的自虐。若是只因为人类的失败与一般经验相矛盾就将其忽视,显然也不可取。
  37. 欲望如果与自身情况不相符,就有发展为幻想的危险。人们只有具备知识、时间和合适的心境去享受个人财产时,财产才能真正地提升个人生活。否则,财产只会占用空间,积满灰尘,人的满足降低为华而不实的占有。
  38. 尽管娱乐甚至玩乐的本意相当单纯,但它现在的意义却是不可控制的激情和赤裸裸的权力游戏。好色者会把肉欲的享受放在首位。这不仅有违道德,也是真正性爱的激情的暂时替代。
  39. 发怒通过自己出气毁坏他者以寻求释放,而暴饮暴食则是以吸收他物(食物)来徒劳地寻求解脱。
  40. 别人获得了什么我不曾拥有的事物?财富?权力?地位?名望?家庭幸福?其中任何一个都能增强我的自我价值感,但是对它们的渴望,不仅需要承认自己的缺失,还使我内心深处核心价值的缺乏变得十分明显,使我容易受别人评判及古怪念头的影响。
  41. 嫉妒不同于其他罪恶,尤为致命,因为意识到它并不会使人免于嫉妒。恰恰相反,沉溺于它会上瘾,让人认为别人拥有的东西特别美好,因而自己也渴望得到,而一旦得不到便心生怨恨。
  42. 懒惰,是道德和智力的缺陷。懒惰是对存在的亵渎,懒惰枉费了上天赋予我们的感官和心智,因为尽其所用,会创造许多奇迹,懒惰也剥夺了我们人类既能作恶也能行善的活跃本性。
  43.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人类与其他生物起玩耍,一起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一定范围内的经济目的时,人类的权力意识达到顶峰。
  44. 杀戮由动物扩至人类,走向这步很容易,因为人类习惯性地将与自己不完全相同的人视为不完整的人。
  45. 一个人可以轻易失去自我价值感,并陷人自我消沉的困境,这是令人深感不安的心理实情。
  46. 自省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癖好、恶以及弱点,更简单地来说,认识到自己本质上的自私。允许这样的自我认识萦绕、奚落我们时,我们便可期待自己成为真正道德的人。
  47. “自我”这个词更糟,尽管从精神分析的意义上看其在“本我”及“世界”之间是中立的,但它能直接唤起人想到“自我主义”和“利已主义”。在极端情况下,自我会寻求超越同伴的强大力量,然后将同伴削弱为顺从的非实体。
  48. 自我在诸多自我的海洋中将处于失去自身独特性的危险中,后者都在谋求着相同的优势。孤立自我的对立物是加入强大的群体,为群体牺牲小我。满足感来自该群体较于其他群体的优越感,使其他群体处于从属地位,要么为其所用,要么成为新奇有趣的东西和玩物。
  49.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统治者在自己的花园里,都积累了各种怪模怪样的动植物,甚至是长相怪异的阿兹特克人。这些花园是统治者的财富,乃至世界霸权的象征。
  50. 感官是我们获得体验的生物学基础:它们的功能便是我们的潜能,它们的局限便是我们的命运。
  51. 亚里士多德以触觉、觉味觉、听觉及视觉五种感觉对应土、水、气、火及构成宇宙的其他元素。虽然这个数字很随意,但西方文化似乎受其限制。
  52. “奢华”的本义是性爱,且只是性爱。与其说沉入柔软光滑的枕头床单,不如说沉入爱人柔软温暖的身体,与其说包裹在貂皮里,不如说包裹在强壮而温柔的臂弯内。因此,奢华是人类普遍共有的,是众所周知的,如果奢华只有短暂的一瞬,那便是婴儿接触母亲的身体之时。然而,除了这种体验,触觉体验因人而异,取决于环境和文化。
  53. “赤身裸体坐在报春花中,他的腿、膝盖、手臂直到腋窝,全部躺下,让报春花触碰他的腹部和胸部”。他使自己与报春花完全交融,但到底发现它们太过柔软,所以寻找其他地方,通过“触碰冷杉树枝逼真的黑毛”刺痛自己的大腿,紧抱“银色桦树树干”去感受“其硬度,其充满活力的结和脊。
  54. 玉象征着纯洁,所以当一个年轻女人的乳房被描述成像“温玉”时,便影射着复杂的信号:她很性感,同时也很纯洁。
  55. 终极的触觉快感是性交。神秘主义者可能会在神圣的拥抱中感到狂喜,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是所有人的话,只有在与另一个人肉体缠绵时才产生狂喜。这时作为个体和孤立自我的感觉随之消失。
  56. 然而,矛盾的是,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性交也是我们仅有的不顾一切大胆坚持自己的个体性一一纠结或双重自我的时刻。通常,我们顺从世界的力量和诱惑。在性欲的驱动下,这种顺从很容易被动摇,难怪统治者对性深感疑虑。
  57. 气味有使人回到过去的力量。我不想在这里刻意回忆过去,这可能令人失望,正如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所写的,“走在林荫路上,我曾在这里的阳光下玩耍”。我记住的是无意识且更加生动的东西。
  58. 我们谈论美丽的景色和天籁般的音乐,却很难想象超越厌恶和痛苦的美丽的上限,但谈到香味时,我们很容易想象到香味的上限。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从气味中感受到的愉悦就像从吃饭睡觉这种动物的需求和嗜好中所感受到的愉悦那样有明确的上限吗?
  59. 人声是环境中最重要的声音,同样也是我们最敏感的声音。我们通过听别人说话和学习说话而成为人类我们通过言语及其有用信息,至关重要的是,通过言语所传达的关心、鼓励和爱的信息,得以成为社会成员。那些被剥夺听力的人被隔绝在一个令人安心的环境中,混杂着其他几种同样熟悉和安心的声响。
  60. 但无声也意味着死亡。坟墓是死寂的。无风时的自然也是沉默的,沉默笼罩着冰原和沙漠。亚热带高压下的大西洋中部,帆船上的水手害怕积沉在海面上的那种诡异的寂静。
  61. 人的发声部位是包含运动部件最多的器官,这解释了它的独特性。我们更容易认错脸,却不会辨别错声音,因为几十年过后,人的发型和年龄都会改变,但声音却几乎保持原样。
  62. 亚里士多德这样写道:“在感觉之中,我们最喜欢视觉。”我想大多数人会同意,因为我们依靠视觉而非其他感觉穿行于世界并欣赏其无尽的多样性。
  63. 现代人的情况更糟,因为我们不仅被破旧的泥土制成的外衣所笼置,城市灯光的刺激也使“灿烂的金钹”变得暗淡无光。
  64. “风景”(landscape)这个词本身就很有启发性。它由两部分组成:“地”(land)和“景观”(scape)。“土地”是共同体所在地,不涉及观点和个人。相比之下,“景观”是当权者从其特权角度看到的风景或景色。
  65. 生活中可悲的失败是我们忽略了感官所提供的东西。学校教我们如何运用心灵,却忽略了听觉和视觉以外的感觉。这使我们在课堂上了解的世界,基本上是抽象的呆板的一一也许令人着迷,但并不可爱,若不可爱,那人们有什么兴趣去关心和保护它呢?这不能完全怪学校,因为学校忙于开发心智。
  66. 时间是我们体验和构建的。在等待、期盼或希望时,我们便体验并感受到了时间。正如当我冥思苦想等待被启发时,这种等待是如止水般的平静。
  67. 时间在能量混乱时可以被有方向地体验到——人在一天结束时感觉愈发劳累,在人生迟暮时感觉愈发虚弱。旅行是方向感的又一源泉,空间上的“这里”“那里”与时间上的“现在”和“那时”相一致。
  68. 时间具有纯粹的方向性,河流无疑是一个不那么模糊的形象。
  69. 对时间的这些体验是常见的,但只有环境或文化,或两者都关注它们时,才会被感知。
  70. (狩猎采集者)没有相距太远的“这里”和“那里”,不需要费力克服距离障碍,不需要被注意并被表述为“现在”和“后来”这样的时间术语。
  71. 字宙空间给了希腊农民时间的循环概念。然而,精英们也有线性的时间感,这是基于他们对祖先的骄傲。
  72. 希腊人,以柏拉图(Plato)为杰出代表,持有的一种观念一一永恒,完全超越了时间,希伯来人则没有这样的观念。
  73. 有方向的时间意味着进步。进步的思想起源于古代,那时技术的进步最早变得显而易见了。
  74. 19世纪末,产生了与进步相背行的强烈反应,它也必然与线性时间观相背。其观点是,进步不仅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生活其中的人类也会受到牵连,而且,持续、快速的进步不会持续下去,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维持生命的自然系统可能会崩溃。
  75. 周期式而非箭头式、循环性而非线性的时间概念,相互依赖而非线性因果关系成为主导现实。然而,生态学较为静态的观念必须融合生物学上的另一个主要创新一一进化。其结果是,任何对地球上生命的全面诠释都必须协调周期性和线性这两种时间观念。此外,生物学家提醒大多数人,“线性”和“方向性”意味着进步。
  76. 我们的方向性时间观是非对称的,对过往情况的了解凭借名字和物质标记,而对未来的预测没有这种支撑,因此,很快就会陷入模糊状态。
  77. 我们参观博物馆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时间呢?我们是否仍倾向于将展品视为珍品,或者,如果我们是有识者,仍倾向于将展品视为可从中获得知识的历史文献?
  78. 我从自己和他人的经历开始-等待与期盼的不安时分和怀揣希望的喜悦时刻一一进而转向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念。然而,这些文化的时间观念很少影响到个人的情感和情绪。
  79. 时间而不是空间具有决定性,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即使最有权势的人也只有有限的寿命。最终,这就成了谁的时间一一也就是谁的生命——更有价值的问题。
  80. 有一种焦虑是无常和难以安抚的,深埋在我们的意识里,就像凌晨三点钟的胸痛一样,突然显现。我指的是对死亡的焦虑,它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没有任何征兆。
  81. 获得对时间控制感的方法之一,是将其划分成若干部分: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黎明、白昼、黄昏和夜晚;月亮运行的四个阶段;四季。所有人都以这种方式将时间周期化。
  82. 时钟和手表非但没有让我们有一种对时间的控制感,反而使我们的时间意识变得过于敏锐,让人有种被奴役感。
  83. 但是还有第三种方法,确实让我们有一种对时间的控制感,这种情况发生在时间被用来服从道德原则的时候。原则之一是承诺,承诺就是约束未来,限制其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另一种原则是宽恕,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独树一帜.宽恕就是抹掉过往,剥夺时间玷污现在的力量。
  84. 想象与幻想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心灵的产物。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人的感官强大而微妙,因为它们有心灵作为后盾。心灵的产物——文化会依次影响感觉、行为和心理过程。
  85. 所有的动物都是基于常识并与现实相联的。人类幸存下来,也只能说明,除了我们倾向于幻想,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是:除了能适应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我们有意识地努力去想象一些更美好的东西,然后尽力将设想变为物质现实。我们成功地做出了改变,这要归功于我们的想象和对事实的把握。
  86. 科学家的幻想与逃避现实的自我放纵相反,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对思维的训练过程,最后,真实得以显现,呈现出未知的奇异和美丽。这种训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是异常的好奇心,崇尚简单的性情,寻求乐趣的精神,以及敏锐的审美力。
  87. 一个就是娱乐,为什么不呢?无疑,从充满挑战和乏味的日常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小憩一下是允许的。更严肃地讲,幻想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因为它们有自己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由于幻想出来的魔杖和喷火龙的场景挑战信仰,必须更加严谨。
  88. 幻想,或许凭借其简单性,可以揭示人生中的黑暗之谷和光明之巅,也就是说,让我们看看天堂和地狱。最后,幻想在我们的道德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哪怕只是一点点。
  89. 我们注重生活的根本——平凡,即使这与巨大而恐怖的战争背景格格不人。
  90. 那些让人性保持在一定道德警戒水平的个体……因为即使前景是共同体,个体也一直在背景中徘徊。
  91. “不凡”这个词本身就会让一些人不安,因为它会让人想起其反义词——“平凡”与“普通”,从而引发人是不平等的可怕想法。
  92. 成功的逻辑使得马克思主义者不承认自然界最终的“无”(死亡)是不可逾越的。
  93. 在私人住宅的狭小空间和黑暗角落中,人类激情可能爆发得更加激烈。意识到这种事被遗忘的不公是因为缺少记录者,希腊人想出一个办法:创造了一种叫做悲剧的艺术形式。
  94. 权力强大的人从来不会把这些教义记在心中,因为他们习惯性地把熙熙攘攘的平民看成缺少人格与个性的人,而这正是拥有不朽灵魂的基本条件。
  95. 若每个人都可以实现伟大,那每个人也可以沦为卑劣。
  96. 鉴于我们内在的灵魂,鉴于我们都有内在的(更高尚的、庄严的)自我,我们应该朝着比伟大更有价值的目标努力,伟大往往是过度放纵的野心。更有价值的目标是善良或美德。
  97. 神,更加确切地说是神性,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如形式和理念一般是抽象的,不像太阳可以直接被肉眼所看到。
  98. 更确切地说,我既接受了柏拉图与《奥义书》的思想,又接受了亚里士多德和类似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思想家的观点。我不仅渴望形而上学地思考,也想在满是个别的世界中活出自我。接下来,我将摒弃第一条路——一直以来都是与人文主义相违背的危险之路,而选择后者,它强调个人及其潜能,是人文主义的核心。
  99. 我们了解的现实为我们强大且广泛存在的感官提供了能量,但它们也会受到限制。
  100. 从美貌到善良的价值转移并未解决不平等的问题。善良与其他天赋一样分布不均,这种特有的不均并没有动摇人们的道德意识。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好人极可能因为做好人而受苦,其二是善良的程“所以你们要完度不重要,因为所有的判断标准都是完美。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101. 不管人们适应力多强生活总是在此处艰辛,于它处舒适。那么,公平何在?对此没有可信的答案;然而,如果我们认真对待人类的不平等问题,就不能武断地将生物和自然地理排除在外。
  102. 真实拥有世界所给予的一切,是人生命体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只在人能够体验时发生,也就是说,只发生在人能看、能感、能真实理解之时。
  103. 有时候,我认为成年人懂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糟粕,就像我们在垃圾箱中找到的东西一样——空啤酒罐、空酒瓶、旧电话簿、色情杂志、吃剩的披萨、用过的避孕用具、扭曲的晾衣架和弄脏的内衣。
  104. 相反,好的经历很可能代替别的体验:当我准备体验性爱的快感时,我便失去了友谊中孩子般的快乐,亲子关系是巨大的收获,但是以失去无限自由的单身状态为代价,欣赏艺术与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使我怀念哼曲调时的天真快乐与读冒险故事时的如饥似渴。
  105. 老人——在长期的压力之下——变得更以自我为中心、易怒、顽固以及苛求。
  106. 成长过程中,他们在学校努力学习算术和科学,回到故乡则要学习传统的信仰习俗。在两种思维方式两种价值观以及两种信仰之间徘徊,他们会失去自信,失去正确的自我认知,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107. 世界主义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它并没有把文化和知识分裂为“我们的”和“他们的”,而是先假设——根据正当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是过去及现在人类最好遗产的继承者。
  108. 名副其实的文化是一种鲜活的实体,且随着其他人民及地区的影响不断改变。若不得不强硬地保存某种文化,那它很难富有活力,在此文化中的人也相当于惨遭禁锢。
  109. 文化不是一些思想保守者眼中脆弱的花朵,相反它们有极深厚的根基。
  110. 在任何文化中,都存在不值得延续的信仰与行为它们只应作为一种记录保留在史册中。
  111. 在任何充满活力的社会风俗中,很可能存在特定的有助于人(不同于某一特殊共同体)自我感知的信仰、行为艺术作品和道德标准。它们理所当然属于世界文化。
  112. 人类个体看清微妙之处与现实范围的能力,远远超过其群体必备的标准知识与行为。
  113. 共同体的价值高于个人基于生存的生物基底。然而,学者们以自己的方式促成了对群体的偏爱。
  114. 人类和文化也有价值。它们的没落及可能的灭绝理所当然会引起关注。然而,对此需要注意两点:
    1. 一方面,即使一种文化消逝,曾经拥有这种文化的人不仅可以生存,而且会在另一种文化中活得更好。这种可能性鼓舞了人文主义者,因为他们自然地怜悯人类——他们的生存与成长——而不怜悯其特定生活方式的永久性。
    2. 另一方面,许多人文主义者也是文化历史学家,在此种情况下,他们与不会消失的物质文化和语言息息相关。
  115. 可实现的是我们在上升过程中遇到的具体事件和权宜之计,这些我们应该接纳,但不会被永久诱惑。
  116. 像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一样糟糕,比这更糟糕且让人更加抗拒改变的是,内心的不平等:一些人更加开放包容,因此比起其他人,他们更能感知并欣赏繁星点缀的夜空和露珠闪烁的树叶,然而却少有人能欣赏别人的光彩与美丽。
  117. 至于人类知觉迟钝的根源,或许是人类意志的缺陷而非感觉和思维的不足。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的意志是自由的,意志让我们可以选择,但是我们经常选错,因为我们的判断受自身的脆弱罪恶、偏见以及外部生活环境的干扰。
  118. 我们都向往内心的纯洁吗?不见得,如果我们不得不放弃选择和动机的幻想,不得不放弃成为命运主宰者的幻想,就不会。膨胀的自我主义不被内心的不纯洁所认可,这是疾病的本质,所以这是拒绝修正的一种不平等即使所有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都消除了,它依然存在。
  119. 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公平的?若我们再次看到意志或自由意志如何在生活中消磨殆尽,那么这种言论的不公便会有所消减。当自由的意志被视为由对善良的渴望而激发,由日常工作和遭遇所锤炼而成的一种专注品质,它会为融入现实提供新的机遇,同时带来更多的机会。相比之下,那些错用意志的人在实践中通常处于自我膨胀的状态,固执已见,他们被成就蒙蔽了双眼,视野越来越窄,失去了辨识前进道路上潜在机遇的各种能力。
  120. 在那么多可行的方法中,最常见的是服从自己的信仰以及更大的共同体(群体或社会)的既有观念。我们欣然并且不假思索地服从。
  121. 一个好的甚至完美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如果必须在更大的整体中失去自我,我们希望那个更大的共同体是完美的。完美共同体的定义是,其成员相互交往时没有误差和误解。
  122. 无论处于哪种政权下,人们都不满意——这种不满最终源于他们的思考和反应能力。
  123. 凡是完美之物必须存在——存在或现实是完美意义的一部分。最初作为证明神存在的论据,后来被改进以证明人类的地位。改变集中于这个观点——完美来自等级,一个事物越完美就越真实。
  124. 这意味着成为一个好人,一个真实的有形的存在,但这样一个没有强烈自我的人很容易被忽视。在此,我看到了佛教与基督教观点的融合。两者中的道德完美引发了悖论:佛教主张的自我,其目标是求无我,基督教主张的自我,是一个真实且高度个性化的存在,其目标是追求忘我。
  125. 在真正意义上,正当事业是他们的“鸦片”。他们可能会上瘾,并变得麻木,因为很难想象,当那些怀有善意的人——但他们的善意并不基于任何宗教信仰或形而上学的直觉,开始质疑世俗信念的基础并完全觉醒时,当他们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努力终是徒劳时,这个世界将会怎样。
  126. 合法占有与拥有根本不是同一回事。……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做好人的资格,我们大部分人被自己的野心、嫉妒、贪婪与虚荣蒙蔽,无法拥有自己的东西。讽刺的是,罪恶通过阻碍某些人促进了公正,这些人包括天赋异禀与容貌俊美者,尤其是那些权贵。
  127. 生命中重要的是旅程而非最终目的地的理念,至今对我没什么吸引力,因为若没有可取之物在终点等着,我便看不到开启旅程的意义。我仍然倾向于将生命视为有方向、有目的,因此我将在结语中重申这一点。
  128. 不幸的是,社会资源比自然资源的分配更不均衡,结果导致绝大多数人临终时只能实现一部分潜能。
  129. 视觉世界是对更加完整、更加灿烂之地的一种无法抹去的感觉。
  130. 只是我们很少充分利用我们的感觉,宁愿一直患有伤风般度过一生。
  131. 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研究客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之生存为核心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将人的种种情性与客观地理环境的丰富关系进行极具智慧的阐发,把研究重点置于人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和环境的社会建构,强调人性、人情、意义、价值和目的,关注人的终极命运,进而发现人类在生态整体中的定位以及人类与环境的本质关系。
  132. 段义孚运用现象学描述的方法,对人的地理经验加以研究,彰显人与环境的情感联系,把其在地理研究中所采用的现象学的描述方法统称为“描述的心理地理学”。
  133. 他曾说: “我的方法是描述性的,其目的是想有针对性,详实而清晰,以尽可能新的方式审视世界,而不是分析、解释和武断地下结论。我写作的体裁是随笔……在随笔中,事实和观点以富于想象却可信赖的方式罗列出来并进行探讨。然后,如有必要,进一步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细节考察。我认为,以社会科学的方式理解人类现实有弊端……遵从严格分析方法的研究会变得机械枯燥。”
  134. 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最高成就。
  135.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获得某种归属感和稳定感,往往选择忽略个人与社会间的差异性,但常常会感到孤独。
  136. 我们常常忽略自己的感官体验,因此也忽略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许多馈赠,忽视了对自然所应承担的生态责任。
  137. 段义孚试图引导我们在如今纷乱的社会生活中,驻足反思生命的意义与过程,从而找到生命的真谛,创造美好的人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