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学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ISBN:978-7-03-036606-1
内容摘要
本专著以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宜居性为选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包括六个方面:城市的本质与城市宜居性关系研究、西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流变与升华研究、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背景研究、街道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研究、城市绿地与社区的宜居性研究以及城市广场与社区的宜居性研究。
原文摘录
- 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城市分子的异质性。“组成城邦的分子必须是品类相异的人们。各尽所能和所得,通工易事,互相补差,这才能使全邦的人过渡到较高的生活。”
- 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宜居性并不是追求“千城一面”的城市效果,宜居性只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过程的统一。城市宜居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历史性、地域差异性和相对性等特征。
- 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构成的相互关系是城市系统的内在联系,人的宜居性需求矛盾始终左右着城市化的方向。
- 城市宜居性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气候、资源、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还表现在,只要规划、建设体现自己的特色,建设适合自己经济水平的城市公共空间,同样可以建设成为宜居性城市。
- 城市宜居性的人文特征差异性与复合性,体现在包容不同的人群对宜居的差异性要求,以此来确定复合型的发展和建设规划。
- 城市宜居性的基本标准:目前(2013年)国内外学界、政界尚未对“城市宜居性”的概念、构成要素、标准做出统一的、权威性的定义,但其理论基础是共同的。
-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宜居性的基本标准
-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公共服务供给、市民福利水平、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市民和谐程度及公众参与程度
- 暴力犯罪的威胁、恐怖主义及军事冲突的威胁、健康与疾病排名、文化硬件排名、娱乐能力、气候排名、消费与服务能力排名、贪污腐败与透明度排名、交通设施排名、住房储备排名、教育综合指数及公共设施网络排名。(《经济学家》)
- ……
- 我国城市宜居性的基本标准
- 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五项原则(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 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的原则;
- 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的原则;
-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与人居环境建设方式多样化、技术多层次的原则;
- 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的原则;
- 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的原则。
- 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的表述: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 “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非官方))。相关评价:不要动不动就出台什么标准,容易造成事物发展的固化。宜居城市是一个永续发展的概念,改进和完善是一个永恒的过程,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极容易造成“千城一面”。
- 城市人居生态学、产业生态学和城镇生命支持系统生态学为城市宜居性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 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五项原则(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 宜居城市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包括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新城市主义宪章、欧洲城市主义宪章等均对此给予了关注。
-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宜居性的基本标准
-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的内涵:
- 必须具有安全性
- 必须方便和舒适
- 配置必须与社区建筑、人口密度相匹配
- 必须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
- 必须保持人文、历史的可持续性
- 霍华德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没有就城市论城市,而是从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用城市组群模式促进更大区域的城市化,同时也破解了原有城市公共社区承载力不足的难题。(当时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条件下最聪明的选择)
- 盖迪斯《城市学:社会学的具体运用》,出版了《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运动和文明之研究导论》:人文地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城市规划不仅是地点规划或工作规划,而且必须是人的规划,城市社区的演变和人的演变必须同步,城市规划必须领悟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精神、个性与特征。
- 《未来主义宣言》(菲利波·马里内特)、《未来主义的建筑宣言》:对工业化、及其主导社会的顶礼膜拜,主要突出了歌颂和赞美速度之美、技术之美和机械之美。
- 柯布西耶《明日城市》、《雅典宪章》:标志着现代主义城市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是一种功能主义加象征主义的形式理性主义思想。一定程度上是后续长距离通勤等问题出现的根源。
-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1938)和《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1961)集中地反映了人本主义的区域发展观、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与区域规划观。
- 凯文·林奇认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要能使它的居民同其传统文化浑然一体,使他们在时间上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传统,在空间上又与邻里、与广大社会生活保持联系。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空间安排上保障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
- 社区宜居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已经由现代主义的所谓花园环境扩展到社区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有:
- 步行为主的公共领域
- 机动车行驶速度低、交通量小和没有交通堵塞
- 优质、经济的住宅
- 方便的学校、商店和服务设施
- 方便的社区公园和开敞空间
- 清洁的自然环境
- 丰富的社区景观
- 安全并有社区感
- 独特的文化、历史和生态
- 促进居民交流
- 现代主义的真正终结者是新城市主义。《阿瓦尼原则》(1991)的出台,标志着新城市主义的正式亮相……1996年《新城市主义宪章》的发表,标志着现代主义在美国的终结,也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在美国的成熟。
- 新城市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终结者,建立了全新的城市模式、全新的社区模式和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 确立了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元素,否定了现代主义由不同功能分区组成的城市模式。新城市主义设计的十项基本原则:可步行、连通性、多样性、聪明的交通、增加密度、住宅的混合、高质量的单体建筑与城市设计、生活质量、传统的社区结构、可持续性
- 全新的社区模式是新城市主义的重中之重。抛弃现代主义的住宅小区、重现社区是新城市主义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新城市主义宪章》描述的社区组织形式包括:
- 紧凑的、步行友善的和混合使用的
- 相互连接的街道网络设计以鼓励步行,减少机动车出行次数和距离,节约能源
- 广泛的住宅类型和价格层次
- 公共交通
- 密集的市政、机构和赏荷活动置身于社区和城区内部
- 一系列的公园
- 新城市主义建立了比较理想的城市增长模式。《新城市主义宪章》:“开发模式不应该模糊或彻底破坏大城市的边界线”,实际上否定现代主义城市无序蔓延的城市增长模式。并确立了“朝向城市边缘的新开发应该以社区和城区的方式组织,并与现有城市形成一个整体的城市增长模式”。而不是单纯的现代主义郊区化、新城运动或卫星城等与原有城市脱离(飞地?)的方式。
- 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主要有:
- 创造适于步行的社区
- 创造融为一体的社区公共空间
- 扩展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
- 鼓励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与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培育社区意识
- 规划城市紧凑模式,建立复合社区,打破功能分区思想和社会隔离局面,提倡土地混合使用、住房类型和价格的多样化
- 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价值取向
- 以崇尚现代技术为前提的人居环境观
- 崇尚机械美、几何美的城市总体形态
- 以功能分区取代社区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
- 重视实践的理念和憧憬未来的历史文化观
- 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是需要城市规划的出发点
- 后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价值升华
- 凸显人性化城市设计。Jane Jacobs: 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使得国家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却让政客和开发商获利,让规划师和建筑师得意,而让普通老百姓承受牺牲。
- 关注城市多样性、多元化问题。
- 重视社会公正问题。
- 重现宜居性社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要能使它的居民同其文化传统浑然一体,使他们在时间上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传统,在空间上又与邻里、与广大社会生活保持联系。
- 关于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成果的引进,主要包含:
-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 《设计先行——基于设计的社区规划》
-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
- 《后现代主义城市》
- 《明日城市》
- 《未来的城市交通》
- 《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形式与设计》
- 《X-城市主义:建筑与美国城市》
- 《共享空间——关于邻里与区域设计》
-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
- 《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
- 《建筑诗学——设计理论》
- 胡宝哲《营建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
- 营建宜居城市的系统观,即营建步道空间系统、绿化和公共空间系统、环境细部、“动”“静”空间系统的整体化与系统观
- 营建城市特色、城市景观的因地制宜及城市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品位
- 营建道路交通系统、竖向高架步道系统、地上地下系统的立体观
- 营建城市环境特征、公共空间的多元观
- 公众参与、规划立法对营建城市宜居性的积极意义
- 本书观点,真正“有意思的”街道应当具备四个条件:
- 街道应当是城市人口集聚区域——建成区范围的内部通道;
- 街道两侧应当开设一系列不同功能的建筑,只有通过一定城市建筑物界面的围合、限定才能形成街道公共空间。
- 存在来来往往的人流,自行车代步、步行应当是街道重要的交通行为方式,而且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 形成了社区服务、休闲、集会、社交、游乐等活动场所,场所功能是街道中心功能的表现,有人气,有商机,社会秩序良好。
- 亚当斯定律:由于道路面积的增加,交通堵塞状况暂时有所缓解,但正因为这里交通畅通,就引来了更多的车辆,叫做“诱增交通量”。时隔不久,新拓宽的马路又恢复到昔日的拥挤程度。
- 街道宜居性的基本理论
- 街道中心理论:街道的中心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街道与社区生活
- 街道与社区安全
- 街道与社区感
- 街道多样性理论
- 人口的多样性,人气越旺,街味越浓
- 行业的多样性,多层级企业相互依托相互刺激
- 街道行为理论
- 街道行为的分类:穿越行为、出行/抵达行为、XF行为、自由行为、停顿行为
- 街道行为与社区活力
- 街道中心理论:街道的中心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个人、甚至几代人在一个地方居住久了,尽管平平淡淡,也会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地方感”。儿时的玩伴、世代的友邻,不知不觉会凝练成一种令人向往的“归宿感”。
- 城市景观的定义:
- 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在外貌上可以是别的,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并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它是地球表面空间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水、空气、植物、动物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空间复合体。
- 广义上的景观则包括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的空间单元。广义的景观只强调空间的异质性,景观的绝对空间可以随着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的不同而变化,体现了生态学系统研究中的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点。
- 城市和乡村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城市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景观类型。
-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网络布局、复合性
- 净化大气:复合性、网络布局、相对位置
- 休闲娱乐:可达性、开放性、适度规模
- 防灾避难:可达性、适度规模
- 维持生物多样性:规模性、复合性、网络布局
-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有两种精神,一种是“卫城精神”,一种是“广场精神”。
- 卫城精神:以“城墙”为物质表象,以社会分级与隔离为本质特征,是古代城镇以追求传统形式的“安全”为宜居性首要目标的表现。
- 广场精神:以广场的空间形式和开阔风格为标志,超越了人们在空间与精神上的封闭与狭隘观念,为人类城市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可能。
- Kurt Lewin (1951) 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Behavior=f (Person, Environment)。环境行为学理论根据主要来源于环境心理学,把这些抽象的理论应用于规划和设计当中,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环境行为学的研究目标是寻找和建立理想的设计理论系统。理论系统内容主要包括:
- 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研究
- 人的行为的研究
- 感知、认识和偏好的研究
- 空间规划与设计
- 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普遍做法清楚地表明: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意识造就了宜居的城市,这种城市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市民参政议政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深刻性,进而又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与投资,由此奠定了良性、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基石。
- 公众参与问题,与其说是一个专业问题,倒不如说是显示城市管理水平的问题,不如说是“民有、民享、民治”的理念问题,是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