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学 / 高等院校环境类系列教材

编者:严力蛟,章戈,王宏燕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ISBN:978-7-5111-2306-0

Amazon.com: 生态规划学/高等院校环境类系列教材: 严力蛟,章戈,王宏燕: Libros

内容摘要:

生态规划学是以生态学、规划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为了综合地、长远地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及资源利用的关系,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应用生态学分支。当前,生态规划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应用于社区、农村、城市、区域等各级尺度上的规划设计中,成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生态规划学/高等院校环境类系列教材》在梳理前人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以及作者多年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规划学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应用原则以及步骤程序等。《生态规划学/高等院校环境类系列教材》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简练性和新颖性。
《生态规划学/高等院校环境类系列教材》可作为生态学专业、环境学专业、城市规划学专业等学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以及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原文摘录:

  1.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98)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中,描绘了“明日”理想的城市:“具有自然美、富于社会机遇,接近田野公园,有足够的工作可做,高工资、低租金、低税收、低物价,没有繁重的劳动,企业有足够的发展场所,资金周转快,洁净的空气与水,明亮的住宅和花园,无烟尘,无贫民窟,自由协作。”
  2. 他(MacKaye)还进一步从区域规划的角度将人类生态学定义为:“人类生态学关心的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区域是环境单元,规划是描绘影响人类福祉的活动,其目的是将人类与区域的优化关系付诸实践。简言之,区域规划就是人类生态学。”
  3. 在方法上,吸取系统规划及灵敏度模型的思想,建立了自己的生态规划程度与步骤,即辨识-模拟-调控的生态规划方法。还把数学方法引入生态规划中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创立了泛目标生态规划方法。泛目标生态规划将规划对象视为一个由相互作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其主要特征为:
    1. 规划目标在于按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则调控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即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优化系统的功能,追求整体功能最优。
    2. 在优化过程中,主要关心的是那些上、下限的限制因子动态,以及这些限制因子与系统内部组分的关系。
    3. 从多目标到泛目标。一般多目标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都是在固定的系统结构参数之下,按某种确定的优化指标或规划去求值。其规划结果不过是系统参数与最优结果间的一种特殊映射关系而已,缺乏普遍性和灵活性。而泛目标生态规划则是在整个系统关系组成的网络空间中优化生态关系,并允许系统特征数据不定量与不确定,其输出结果是一系列效益、机会、风险矩阵和关系调节方案。
    4. 在规划过程中,强调决策者的直接参与。
  4. 从时空尺度上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宏观尺度:在解析大时间尺度生态过程的基础上,探究宏观空间尺度下什么地方可建设,什么地方不可建设。通过框限城市整体空间格局,从而保证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防止非生态导向型城市建设活动导致生态过程中断,产生生态功能破碎化的空间预景。
    2. 中观尺度:在解析中时间尺度生态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中观空间尺度下可建设和非建设区域开发强度如何控制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建立城市内部结构和进行形态控制的基础,从而保证生态过程所受到的干扰局限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3. 微观尺度:在解析微时间尺度生态过程的基础上,研究微观空间尺度下可建设及非建设区域如何设计,旨在协调城市内部功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兼顾城市功能,实现综合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地段上贯彻宏观尺度和中观尺度的规划目标,从而在人的尺度上实现多功能融合。
  5. 城市规划致力于城市构成要素中用地、空间等具象因素协调关系的构建,而生态规划学则致力于城市各要素间生态关系的构建及维持。除此之外,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学在规划层次和规划范围方面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性质。而在规划目标上,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学更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只是生态规划学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并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亦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
  6. 土地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区或国家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作出长期安排。土地规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它强调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生态规划学则强调土地在维持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土地不仅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存在,而且作为一种生态资源存在,因此土地的使用应该以保证生态系统健康为前提。
  7. 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非线性景观元素,与其周围基质有着不同的物种组成。斑块是物种的聚集地,它的大小、形状、类型、边缘和数量对景观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斑块大小不仅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而且还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并决定着斑块甚至整个景观的生态功能。
  8.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做是一个线状斑块,如河流、道路、树篱等。它的数目、构成、宽度和形状对景观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廊道数目的规划,除了要考虑相邻斑块的利用类型(商业区、保护区和农业区等)外,还要考虑经济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
  9. 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
  10. 文化系统规划的内容包括调查规划地区文化背景、判定主要问题和具体目标、确定生态文化建设指标体系、编制规划等。首先对规划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生产方式消费习惯、人口素质、法律法规、教育体系等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然后从中找出当地生态文化领域存在的不足和优势,并结合当今的时代潮流,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和实施措施。
  11. 在景观生态学研究和规划设计领域,“景观”是重要的专业术语,但“景观”在两个领域中的涵义不同。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是指由若干个生态系统(自然的和人工的)组成的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地理单元,是多个生态系统的空间复合体。从空中鸟瞰其整体的空间外观具有相对的独立完整性。研究中主要是考察其组成、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12. 在规划设计领域,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物体和活动所构成的综合体,由规划区域界定具体分析。其研究可包括由具象到抽象、由客观到主观的客观系统(含植被、水体、构筑物等)、视觉表象(含有形的规划景观)、空间效用(含有形物体围合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特征)和文化载体这四个层次,最终会通过景观的审美特征和空间组织特征反映出文化特征。
  13. 因此,生态的景观和规划的景观之间的关系集中反映为以下四点:
    1. 规划的景观较生态的景观内涵更为广泛,生态的景观仅仅属于规划的景观中的客观系统层次;
    2. 二者都具有多尺度的特征,研究考察时必须注意尺度的一致性;
    3. 在同一尺度下考察时,者在空间上往往是不耦合的,规划的景观可能包含多个生态的景观,而生态的景观也可能超出规划的景观范围;
    4. 二者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划通过调整原有的景观构成并引入新的景观要素而成为二者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在景观生态学界和规划设计界,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研究都有所开展。前者主要是出于识别、比较与评价现状或历史景观格局的目的;后者主要是出于对现状景观格局进行合理规划改进的目的。两者因工作目的的差异而形成的方法体系也有所不同。
  15. 针对现状或历史景观格局的分析,这类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常用的景观指数格局包括:斑块形状指数(Patch Shape Index)、景观丰富度指数(Landscape Richness Index)、景观多样性指数(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景观优势度指数(Landscape Dominance Index)、景观均匀度指数(Landscape Evenness Index)、景观形状指数(Landscape Shape Index)、景观聚焦度指数(Contagion Index)、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
  16. 一般来说,定性方法简便而直观,但难以表现出景观在时间上的连续变化,且不能在不同的景观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比较体系;格局指数方法能够通过数值描述体现景观的细微变化和差异,从而可以反映景观在时间上的连续变化,并能在不同的景观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比较体系,但研究结果的直观性较差;空间统计学方法不使用类型数据,避免了在类型研究时容易由研究者的知识水平或调查精度限制而造成各种主客观误差,可以更深入地揭示实际景观的内在结构并模拟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变化,但由于目前尚缺乏对空间统计学的置信度研究,因此其分析结果的误差问题非常普遍。
  17. 在充分参考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Forman提出了一个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为基础的、生态学上最优的景观总体布局模式。在该模式中,弗曼指出,规划中出于保护和建设优化考虑的格局应该拥有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有足够宽和一定数目的廊道,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里应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这一格局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 大型自然植被斑块可用以涵养水源并作为自然栖息环境维持关键物种的生存;
    2. 既有大斑块,又有小斑块,可满足景观整体的多样性和局部点的多样性;
    3. 注重了干扰时的风险扩散;
    4. 注重了基因多样性的维持;
    5. 交错带减少边界抗性;
    6. 小型自然植被斑块可作为临时栖息地或避难所,并可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7. 廊道用于物种的扩散及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可保护水系并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
  18. 在进行景观要素的工作分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同一景观要素:斑块,尤其是大型斑块可能会同时隶属于不同的分类系统,如一片滨水林带可能既是重要的人类游憩活动区域,又是水鸟等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对这些具有多种功能的要素,就需要在后期的详细设计中注意兼顾所有的功能要求。
    2. 景观的结构合理性:由于生态景观与规划景观通常在空间上是不耦合的,因此景观生态流的跟踪和个别景观要素组合的空间分布可能会超出规划边界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超越规划边界的限制,从更为宏观的层次上考察景观的结构合理性。
  19. 多类别景观要素的耦合研究是将所有类别景观要素的空间结构进行叠加,考察各类要素结构间彼此重或相互之间可能产生影响的部分,并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一般情况下,不同要素结构的重叠部位可能会发生不同功能之间的冲突,这种功能突通常发生在人类不同活动的交叉部分,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景观生态流的遭遇处。自然的景观生态流则彼此之间很少构成冲突。
  20. 在景观要素类别较多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叠加分析,可以将可能存在功能冲突的不同人工要素结构,以及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功能冲突的自然要素结构与人工要素结构抽取出来,进行针对性的叠加分析。
  21. 规划中制定这种代表未来各种可能的阐释性描述方案的做法,又叫预景(Scenarios)规划。拉罗伊·希尔施科恩(Larry Hirschhorn)(1980)将预景定义为一系列的以试图描述未来可能的状况为目的的方法、假设与技术手段。希尔施科恩并对预景作了详细的分类。
    1. 状态预景(State Scenarios):用来描述未来某个时间规划区域将呈现何种状态的预景,但无须描绘这种状态是如何逐步呈现出来的。
    2. 过程预景(Process Scenarios):致力于讨论导致未来某种状态的各种措施或事件。具体又包括以下4种形式的预景:
      1. 理想预景:描绘理想情况下的未来状态;
      2. 预测预景:臆断地描绘未来状态;
      3. 模拟预景:由当前状态所驱使,基于过程的、用于预测性目的的预景类型:
      4. 发展预景:从一个初始状态开始,描述一个特定的社会系统如何发展达到一种或多种最终状态的变化过程,而不是预先就直接设定预景。
  22. 而近10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经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发表论文的数量几乎呈指数上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1997 年 Robert Costanza 等在 Nature 上发表的题为“The Value of the World?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的文章。该文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其引用率达Nature文章平均引用率的7倍以上。
  23. 如果仍然认为资源、环境或生态系统的服务是“无偿”的,可能只会导致减少人类自身潜在的福利或增加维持这种服务的成本。许多学者都认为环境问题只有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因为环境问题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环境经济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只关心人类对环境的最大化利用,至多只提供人类活动所受到的环境约束信息,没有将经济学和环境学方法进行真正的统一。
  24. 文化娱乐源泉:生态系统提供文化和欣赏价值,是人类文化娱乐的源泉。
  2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这四类。直接使用价值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价值,它包括食品、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产原料、景观娱乐等带来的直接价值;间接使用价值主要是指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的功能;选择价值是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存在价值亦称内在价值,是人们为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
  26. 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较为常用的方法可分为四类:直接市场法(包括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和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人力资本法等);替代市场法(包括置换成本法和享乐价格法等);模拟市场价值法(包括条件价值法等);团体商议法。
    1. 费用支出法:是以人们对某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支出费用来表示其经济价值。如生态游憩价值,以游憩者支出的费用总和(包括往返交通费、餐饮费、住宿费、门票费、入场券、设施使用费、摄影费、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的费用等)作为生态游憩的经济价值。
    2. 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先定量地评价某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效果,再根据这些效果的市场价值来评估其经济价值。
    3. 机会成本法:机会成本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对于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而言,其价格不是由其平均机会成本决定的,而是由边际机会成本决定的,它在理论上反映了收获或使用一单位自然和生态资源时全社会付出的代价,比较客观全面地体现了某种资源系统的生态价值。
    4. 恢复和防护费用法:对环境质量的最低估计可以从为了消除或减少有害环境影响所需要的经济费用中获得。把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的费用,作为环境资源破坏带来的最低经济损失,这就是恢复和防护费用法。
    5. 影子工程法:是指当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后,人工建造一个替代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环境功能,用建造新工程的费用来估计环境污染或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6. 人力资本法:是通过市场价格和工资多少来确定个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并以此来估算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损失。环境恶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三方面:因污染致病、致残或早逝而减少本人和社会的收入;医疗费用的增加;精神和心理上的代价。
    7. 置换成本法:采用因环境危害而受损的生产性物质资产的重新购置费用,来估算消除这一环境危害所带来的效益。重新选址成本法是置换成本法的变形,它是用因环境质量的变化而重新安置某物资设备的地理位置的实际成本来估价环境保护的潜在效益。
    8. 享乐价格法:如果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在选择时必须考虑一些因素,如房产本身的数量与质量,距中心商业区、公路、公园和森林的远近,当地公共设施的水平,周围环境的特点等。故房产周围的环境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房产价格可以估算出来,以此作为房产周围环境的价格。
    9. 条件价值法:在实际研究中,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在一系列假设问题下,通过调查、问卷、投标等方式来获得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综合所有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估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10. 团体商议法:通过一种公平、公开的讨论程序,社会团体可以从被广泛接受的社会价值出发了解公共物品的信息,而不只是局限在私人利益上,其结果增加了社会平等性和决策合理性。通过集体讨论可以形成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更加完整并且公平的评估。
  27.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由生态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互为因果、有机结合(或耦合)而形成的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以“生态一经济”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系统中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以及经济发展如何遵循生态规律,也即探索自然生态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统一体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28. 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经济学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准则。主张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既不是提倡经济的“零增长率”,更不是借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反对经济发展。相反,它是要研究在经济发展中如何自觉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并把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相结合来指导经济建设,从而既能使社会经济得到合理的较高速度的发展,又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以保持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29. 任何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是对立的统一,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反作用于结构,经济生态系统也不例外。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是经济系统的经济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的结合,简称生态经济结构。生态经济结构合理与否,最终体现在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好坏上。一般来说,凡是生态经济结构合理的系统,其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也较好。所以,在区域生态规划与建设中,必须重视生态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合理的经济结构和良好的生态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内部以及两者之间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畅通、有序和高效,进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0. 当今,衡量一个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的营造是否先进与合理,从宏观角度上来分析主要是看它的自然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实施的结果;而从微观角度度量主要是看它的绿化系统营造和建筑节能措施是否有效。以上要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依赖、互相补充、有机结合的整体,它们共同以城市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31. 一个生态城市的内涵具体应该表现在:优美、协调的城市环境;合理化、高级化的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高素质、多样化的城市人文社会生态文明;高水平、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32. 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的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照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结构可以分为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及基质(Matrix)。其中斑块是基本结构单元;廊道是线状或带状结构体;基质是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大的结构体。
  33. 生态因子是多元复合的相关元素;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的功能和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品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舒适度和信誉度、吸引力和离心力。
  34. 城市生态承载力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的极限。城市发展是动态的、有一定规模的,而自然生态环境、人口总量则是限定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发展不能无边界地膨胀,应有一个与其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全面而长远的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
  35.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过“理想国”的设想。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ius)在《建筑十书》中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和罗马城市的建设经验,对城市选址、城市形态与规划布局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把对健康、生活的考虑融汇到对自然条件的选择与建筑物的设计中。
  36. 在俞孔坚等关于EI的定义中,将生态系统服务思想与生态“基础性”价值和生态结构结合,使生态基础设施概念更趋清晰,也促成了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在规划技术方面,信息技术的突破与生态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生态规划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工具,摆脱了定性描述的局限性。
  37. 吴良镛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隐含着极限。Register和Timothy Beatley等也曾强调了生态城市的极限问题。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极限问题,不论人们是否愿意面对它其已经在现实中得到反映。目前对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各种物质规划的负荷容量问题,虽然研究较多,但由于没有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应极限的高度来制定规划,而且定量分析方法的说明性不够强,也不够系统,往往难以成为城市生态规划的约束前提,其具体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38. 从单项规划走向综合规划,从定性的描述走向定量的模拟是今后城市生态规划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是由城市及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决定的,即结构复杂、因子众多、多层次、多属性、多目标。因此应对城市及区域的物流、能流以及信息反馈进行整体研究,从单项规划走向综合的系统规划,这就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定量化提出了诸多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对系统的生态关系进行定量模拟分析也已成为可能,城市生态规划也在向定量化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完善。
  39. 社区是人类生存、发展和进化的基地。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生态环境作为人以外的客体环境,会影响人的情绪、心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因而,社区生活环境质量的高低对人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健康、文明、舒适的社区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40. 生态社区的生态位,从客观层面上讲,是指社区提供给人们的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如水、能源、土地、气候、建筑、交通、区位等)的集合,反映了社区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活动(主要指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从微观层面上讲,是指生态社区提供给居民的居住条件。这就要求生态社区规划应以生态位的观点为指导,在规划上将提高居住区各地段的生态位水平作为规划的重要目标。
  41. 人类聚居生活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结果。根据生态学观点,地球生物圈由自然生境和人居环境两大系统组成,它们之间具有模糊边界和相互包容的互补共轭关系。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环境,它是一个由人类的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由“人-建筑-环境”构成的综合体。其中的各项生态因子都直接受到人类活动参与的影响,是人类生存行为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42. 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人居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它相应的功能,其核心功能就是服务于人类,同时兼具了其他方面的功能。
    1. 支撑功能:支撑功能是指人居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理空间和物质载体,这也是它的使用价值。从原始社会直至今日,人们对人居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庇护和支持要求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不断提高,也促使了人类对高水平的营造产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2. 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指人居生态系统从时空、远近、高低、意境、动静、虚实、疏密、刚柔、音形、冷暖、浓淡、疾徐、曲直、跌宕、起伏等方面模糊的、混沌的、非线性的动态变化中,寻找到视觉、听觉、触觉的良性冲击,以求得精神上的愉悦感、欢快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体现出不同年龄段人生的价值、地位和尊严,说到底是为人类提供一切美的享受。它虽涉及人文、自然生态和美学等范畴的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建筑本身的构建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审美功能与人居生态系统中的人类的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关系。作为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居生态系统在维持地域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上有着重大的作用。
    3. 循环功能:人居生态系统可以理解为“有生命的开放系统”,能够与外界环境不断地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为了维持其正常运作,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输入,同时人居生态系统也做了相应的输出。因此,循环功能作为更大尺度下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其能量、物质和信息流动的一个环节。
  43. 目前关于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较有影响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 生态旅游是促进保护的旅游。换言之,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通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等方式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2. 生态旅游是通过环境上敏感的旅游与设施作为教育手段。即生态旅游能够向公众提供宣传及环境教育,使游人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美和文化遗存,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或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或损害。
    3.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方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的活动。即生态旅游所开展的是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行活动。
    4. 生态旅游是对资源的低影响利用的公益性事业。即生态旅游是在确保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的高端旅游事业,它不只是一种旅游形式,更应该将其看做是旅游开发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的学者甚至把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等同起来,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能永久保持活力的旅游形式”。
    5. 生态旅游是品位高雅的旅游体系。即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位高雅、形式多样,既能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使其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的一种旅游体系。
  44. 生态旅游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前者是指到自然环境(包括次生的植被景观)进行生态回归游,可分为人工自然的亲近自然、次生自然的返回自然和天然“自然”的回归大自然三个级别;后者除了狭义的生态旅游外,还可包括在各项旅游活动和规划中贯彻生态旅游观点,使旅游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45. 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特点是:强调适宜的利润和回报,但最强调维护环境资源的价值:不去满足旅游者的所有要求,而是有选择地满足;不仅考虑当前旅游活动的规模、效益,而且还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指明方向,留出空间;它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因此将旅游活动、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与旅游环境融为一体。
  46. 环境承载力理论以整体自然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视环境整体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研究环境的整体特征,寻求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环境承载力理论是指一定时期、一定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支持能力的值。从环境承载力本身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无上限的,它受到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
  47.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用人类活动的方向、强度、规模加以反映,因此环境承载力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同一时期又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直接联系自然环境同人类活动之间建立了联系的桥梁,使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有了宏观准则。
  48. 环境承载力有以下特点:
    1. 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方面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以此为基础的环境承载力也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稳定。
    2. 变动性:自然生态系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引起一定的结构变化,同时作为个开放的系统,其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运动变化,这就导致了环境承载力的变化。
    3. 可控性:环境承载力具有变动性,但是这种变动程度很大一部分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人类可以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从而达到控制改变环境承载力的目的。不能忽视的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肆意地改变环境承载力。因此,环境承载力的可控性不是无限制的。
  49.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通过控制论原理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
    1. 生态系统是由许多下级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有序地形成具有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
    2.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环网结构,能够使物质在其中循环往复,充分利用;
    3. 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4. 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生物的发展过程都要受到某些利导因子或正反馈机制的促进作用,同时又会受到某些限制因子或负反馈机制的制约作用;
    5.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要素都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和自适应能力,他们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抓住最适机会尽快发展并力求避免危险获得最大保护的策略;
    6. 生态系统中,生物有不断扩展其生态位的趋势能力,即不断占用新的资源、环境和空间,以获取更多更好的发展能力。

发表评论